【导语】贾母曾用三招挽回贾家?贾母对贾环的态度?有没有人知道,网友解答“贾母曾用三招挽回贾家”的简介如下:
全文目录一览:
- 1、《红楼梦》中,贾母为了挽救衰落的贾家都做了些什么?
- 2、张道士给贾宝玉提亲对象是薛宝钗?贾母说:和尚不让!
- 3、《红楼梦》中,贾母为了挽救衰落的贾家都做了哪些努力?
- 4、红楼里的贾母为了挽救贾家,她都做了哪些努力?
- 5、《红楼梦》中,贾母为了挽救衰落的贾家做了哪些努力?
《红楼梦》中,贾母为了挽救衰落的贾家都做了些什么?
富不过三代,贾府从第三代贾赦开始,已经走了下坡路,掌管荣国府多年的贾母岂能不知。为了挽救贾府的衰败,她早早就做了准备,并在施行的过程中时时调整,也算是抗争过了,可惜,终不能战胜宿命。
让贾政当家
贾赦是个不靠谱的人,十分好色又胡作非为,这一点通过他逼娶鸳鸯、抢石呆子的扇子、打贾琏、把迎春抵债等几件事都可以看出来。如果让他袭爵的同时管理家业,荣国府肯定早就败坏在他手里了。贾政为人端方忠厚,虽然不聪明,但是是正经人,让他当家不会给家族带来灾祸。
将贾敏嫁入林府
贾敏身为国公府第三代嫡亲大小姐,就算是嫁入候门的第五代公子哥儿,这在许多人眼里都算是低嫁,但是贾母是谁,一个从重孙媳妇做起的人精,岂有吃亏的道理,她的眼光长远的很,她看到了林如海的潜力。果然,林如海这个探花郎很是出色,不但做了天子近臣,而且得了天子信任,被钦点为两淮巡盐御史,凭林如海的才学,精明,谨慎,以后入阁拜相都是稳稳的,后面的事情只能说尽人事听天意。
培养大家闺秀
大年初一生辰的贾元春,因贤孝才德选入宫中,做十年女史,侍奉皇后礼仪,记载内廷功过,后被封为贵妃,让没落的贾府瞬间获得外戚势力加持。精明才高的探春,后来和亲外藩,做了王妃,也是给家族做了非常大的贡献。迎春虽然木讷,但也知书达理,嫁的是孙绍祖。
望后继有人
贾母对李纨非常照顾,给她和王夫人一样的月例银子,还给她和儿子田庄土地,让她们收租,保证生活质量。吃饭时,有好吃的还会给贾兰送去。贾母照顾贾兰是因为贾兰是贾府的第五代,贾府的希望在年轻一代身上,希望贾府后继有人,希望贾兰健康成长。
张道士给贾宝玉提亲对象是薛宝钗?贾母说:和尚不让!
打醮清虚观有很多问题值得说。这原本只是贾元春在端午前的一次祈求平安的宗教行为,因为时机,因为贾家的参与而变了味道。贾家在鲜花卓锦,烈火烹油之后却迎来了平安祈福,也是够了讽刺。而更有意思的是张道士要给贾宝玉做媒,实在寓意深刻,我认为起码说明了几点。我们先看原文如何说:
第一,贾宝玉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
张道士一个老道突然给人保媒拉纤做起了月老,实在可笑。按理,一个老道士管不得这个。但张道士身份不同。他不但是荣国公的替身,还是“曾经先皇御口亲呼为“大幻仙人”,如今现掌“道录司”印,又是当今封为“终了真人”,现今王公藩镇都称他为“神仙”,这个老道可是了不得。与贾家关系非同一般却也已经不再是贾家能颐指气使的人了。所以张道士张口,贾母也要重视。
张道士出口就说:我想着哥儿也该寻亲事了。表明贾宝玉确实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但偏偏对于贾宝玉的婚事,贾母说不着急过,贾政说不着急过两年。王夫人也说过两年。真的需要过两面么?王夫人应该并不如此人为!
第二,王夫人没来透露了玄机。
清虚观打醮,贾母都来了,王夫人却没来。借口身上不舒服,本也说的过去。但前有元春赐节礼宝玉宝钗一个样,这回张道士又出口说他看上一个小姐,十五岁,模样根基都配的过,结合金玉良姻,无疑张道士说的人就是薛宝钗。
那么张道士如何知晓薛宝钗?必然有人授意。包括元春一系列活动,不难猜出幕后的指使人就是王夫人。王夫人这次没来,也是有意为之。对于贾宝玉的婚事,王夫人志在必得。她受够了自己的儿女被贾家上下摆布,说什么也要自己为小儿子做一回主。所以她从林黛玉一来就已经开始炮制“金玉良姻”,力邀薛姨妈进京。为何薛姨妈进京后说什么也要住贾家,住下就不走了?自然王夫人授意才可以!不然实在说不通薛家霸住贾家为了什么!而张道士肯定也得了元春或者王夫人的授意,有意用自己的身份在贾母面前提亲。贾母一个不查顺水推舟同意了,以张道士身份再张口说薛宝钗,可就不是随便能推脱得了,贾母就算捏鼻子也要认。但贾母显然不上当!
第三,贾母三招回绝张道士。
贾母的睿智在这一刻满血飙升。首先,贾母直接怼了张道士,当着老道说和尚说了宝玉不能早婚。这是直接拒绝了张道士所谓“哥儿也到了寻亲事的年纪”。其次,贾母也很不客气,言外之意就是你给老娘闭嘴,我知道你说的是谁!更后,贾母当众定了标准:根基富贵不重要,模样配得上才好!这范围很宽,既没全部拒绝大家难堪,也将宝玉婚事变成无限可能。随后,贾母更直接将“金玉良姻”引向了史湘云的金麒麟。贾母的连环拳打的虎虎生风。
王夫人策划的这次张道士提亲偃旗息鼓。两天后端午节贾母没有参加王夫人组织的端午节赏午活动,王夫人也干脆只宴请薛姨妈和薛宝钗,曹雪芹拉拉杂杂说了一堆理由,我认为就是事没办好,大家都有点尴尬,所以那个端午节所有人都没过好。而这个端午节特别重要,一系列事都因此而起。有机会大家不妨多读读二十六回到三十五回这十回。
【文/君笺雅侃红楼】
欢迎关注:君笺雅侃红楼,每天为您带来更多红楼故事!
本文资料重点引自: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80回本
【红楼梦】通行本120回本
《红楼梦》中,贾母为了挽救衰落的贾家都做了哪些努力?
贾母为了挽救衰落的贾家,曾经将自己大孙女培养成了一个贤良淑德的女孩子,然后让她进入宫廷里面做女官。除此以外,贾母还培养了贾惜春,希望以后也将她也送入皇宫里面。
贾母是贾府的长辈,她刚刚进入贾府的时候,贾府还处于全盛的阶段。贾母从一个孙子媳妇开始做起,一直成为了贾府辈分更大的老人。在这几十年的时间里,贾母亲眼见证了贾府从兴盛走向衰亡的全过程,所以贾母一直在致力于振兴贾府。
而贾母所做的努力也有很多,比如说她在孙女贾元春出生以后就将其养在了身边,从小就教导孙女好好读书,而且在行为举止上也对孙女进行了很多指点,使得贾元春成为一个备受夸赞的大家闺。而贾母这么做的目的也是显而易见的,那就是将贾元春送入皇宫里面做妃子。如果贾元春能够成为妃子的话,贾府就能获得皇帝的青睐。
除此以外,贾母还做了一个很大的努力,那就是将贾惜春接到自己身边亲自教养。我们都知道,贾元春进入皇宫以后,贾母身边还剩三个孙女,可是这三个孙女里面只有贾惜是贾家长房嫡出的女孩儿。至于贾探春和贾迎春的话,她们虽然长相也比较漂亮,但是她们只是庶出并没有进入皇宫的资格。而且贾惜春并不是贾母的亲孙女,她只是宁国府的嫡出小姐,贾母将贾惜春接到自己身边抚养的真实目的,就是为了将贾惜春培养成一个大家闺秀,然后将她送到皇宫里面,这样可以巩固贾家的地位。
虽然贾母为贾府筹谋了这么多的事情,但是无奈于贾府的男人们不争气,个个只知道贪图享乐,所以贾府更后也没有振兴起来,落得个被皇帝抄家的下场。
红楼里的贾母为了挽救贾家,她都做了哪些努力?
红楼里的贾母为了挽救贾家,她都做了哪些努力?
1、贾政当家。
在封建社会,家族的传承是以男丁为主线,其中长子作为代表。贾家长子贾赦,荣国公贾源的长孙,按照传统世袭了父辈官爵,承袭了荣国公的爵位,降等袭爵为一等将军。相比之下,贾政就没这么好命,贾政在贾代善遗愿之下获皇上恩赐员外郎一职,后通过自身努力当了学政和工部郎中等职。
按照常理,贾家应该由贾赦当家,而实际上却是贾母和贾政家庭住在一起,在荣国府正府,而贾赦家庭却住别府另院。贾赦进出荣国府还需乘车。
贾母为何弃贾赦而让贾政当家,原因在于贾赦行为不检,平日作威作福,而贾政却是一心想科举报国为朝廷效力。贾母深知,贾赦就是一颗定时炸弹,随时可能惹事上身,家族大业必是不能交由贾赦。贾政有上进心,符合贾母心意,也指望他能日后加官进爵,再振荣国府。
2、元春进宫。
皇宫选秀女,身为官宦世家的贾府必是不能错过这个机会,更终贾元春因贤孝才德被选进了宫,家族里自是一片欢喜。其实,贾母定是深知宫中游戏规则。自古皇上一人,恩宠后宫佳丽三千。一入皇宫深是海,在外人看来光鲜亮丽,却也是没了自由。新人需时时看着别人的眼色行事,如履薄冰,争取得到恩宠上位;上位之后又面临争权夺势,稍有不慎就可能丢了性命。
送元春入宫,是贾家极力为之,也是寄望元春能得宠进而恩泽贾家。所幸经历艰辛,元春终于被封贤德妃,贾家声望再振。
贾母作为实际上的一家之长,深感贾家一代不如一代,也是未雨绸缪,提前布局,希望能让贾家持续辉煌。除了贾政当家,元春进宫之外,贾林联姻、整治赌博等都是一系列的手段。只是以上两个作为一内一外是更为主要的。
《红楼梦》中,贾母为了挽救衰落的贾家做了哪些努力?
将元春送入宫中。元春被选为女官,并以贤德传世,这是需要运作的,没有人为炒作,只能藏在深闺人不识。元春从做女官之前,就已经开启了勾心斗角,负重前行的模式。宫中,不是人呆的地方,贾母岂有不知,可是看看那些不爱读书的孙子们,只知挥霍玩乐的纨绔们,她只能忍痛安抚元春。元春经过努力,终于在皇上那里得了青眼,被封为凤藻宫尚书,加封贤德妃,与舅舅王子腾结成犄角互助之势,将贾府推向了鲜花着锦,烈火烹油之势,可惜,元春却无子女,且寿命不长,三十多岁便香销玉殒。
【归纳】贾母曾用三招挽回贾家?贾母对贾环的态度?心中的疑惑解决了吗,更多关于“贾母对贾环的态度”的内容关注映森:https://www.zshdc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