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基督教挽回软弱的的见证?基督徒的美好见证?映森情感整理,获取情感知识“基督教挽回软弱的的见证”的内容如下:
全文目录一览:
- 1、约翰福音15章主来世界的责任是什么
- 2、基督徙看望软弱的,生病的,有困苦患难的弟兄娣妹应当i↙怎么劝说
- 3、基督显现把我们一同带来的经文在哪
- 4、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这句话谁说的
- 5、当以基督的心为心
- 6、基督徒怎样写感恩见证
约翰福音15章主来世界的责任是什么
耶稣所作的比喻往往与犹太的宗教传统有关。旧约圣经一再形容以色列为上帝的葡萄树或葡萄园。“万军之耶和华的葡萄园,就是以色列家”(赛五 1-7 )。上帝透过耶利米对以色列人说:“我栽你是上等的葡萄树。(耶二 21 )以西结书十五章喻以色列为葡萄树,且在十九章第十节说 : “你的母亲先前如葡萄树,极其茂盛,栽于水旁,因为水多,就多结果子,满生枝子”。何西阿也说:“以色列是茂盛的葡萄树,结果繁多……”(何十 1 )。诗人吟道:“你从埃及挪出一棵葡萄树”(诗八十 8 )以比喻上帝解救以色列民脱离埃及为奴之地。葡萄树遂成为以色列国的记号。马加比王朝的货币上,即印有葡萄树的标帜。圣殿的荣耀之一,就是置于圣所前面的巨型金葡萄树。许多伟人都认为能够奉献金子铸成一串新的葡萄或一粒新葡萄加在上面,是无限光荣的事。葡萄树遂成了以色列的象征。
耶稣自称为“ 真 ”葡萄树。 alethinos 是实在、真实,纯粹的意思,耶稣这样说有特别的意思。旧约圣经每次提到葡萄树这个象征,总是把它和 败坏 连在一起。以赛亚所描绘的是野葡萄。耶利米也指责以色列民败坏,成为野葡萄。因此耶稣像是说:“你们以为属于以色列国就是上帝真葡萄树上的一个枝子吗?然而以色列正是众先知所说已成为败坏的葡萄树,惟独我才是真葡萄树。你们身为犹太人的这一事实救不了你。惟一能救你的是与 我 建立活泼、亲密的团契。我乃是上帝的葡萄树,你们必须成为与我相连的枝子。”耶稣在这里清楚地指出,犹太人的血统救不了人,惟独信靠耶稣才能拯救他们归向上帝。任何外在的资格或条件都不能使人与上帝和好;祗有与耶稣基督建立友谊始有可能。
葡萄树与枝子(Ⅱ)(十五 1-10 )(续)
耶稣自喻为葡萄树时,很清楚自己说的是什么。巴勒斯坦全境盛产葡萄,直到今天依然如此。葡萄树必须细心呵护,始能结出好的果子。葡萄树多半栽植于台地上,地面必须维持干净;有时葡萄树需攀附在棚架上;有时则种植在有矮支架的地面上,甚或绕 村舍的门框而生长。无论种在什么地方,都必 须事先做一番工夫,把土壤翻松,葡萄很容易茂盛,因此必须经常彻底修剪。由于葡萄树蔓延得快,种植时,每株幼苗至少维持十二尺的间隔距离。一棵新葡萄树,前三年不许让它结葡萄,而每年必须把枝子彻底修剪,以保存其生长力。它一旦成熟,就在十二月或一月间修剪。葡萄树上有两种枝子:一种结葡萄;另一种则不会结葡萄。所以必须经常把不结果子的枝叶剪掉,免得它消耗葡萄树的养分。耶稣知道,凡是不结果子的葡萄树必然是未经彻底修剪的。
再者,葡萄树的枝子有一个奇怪的特色,就是一无所用,原因是它太软了。犹太的律法规定,莓年在固定的时候,民罛必须捞带柴火献给圣殿供祭坦燃用。但是却不接纳葡萄树枝,所以被剪下的葡每枝祗好在野地放火烧掉。这也是耶稣以葡萄树作此喻的用意之一。
他说跟随他的人正像这样。有人像结出了许多果子的枝子;有些则像不结果子的枝子。谁是不结果子的枝子呢?可能是以下两种人:第一,指犹太人,他们原是上帝的葡萄树枝,正如众先知一再强调的。然而他们不听信耶稣,也不接纳他,因此他们成为枯萎无用的枝子。第二,指一般基督徒,他们心里相信耶稣,可惜无实践的能力;他们光会讲而不会做;这样的基督徒是不会结果子的葡萄枝,是没有用处的。那些背教者也是这样,他们听到主的信息,也接受了,但后来跌倒后退,背叛原来决心服事的主。
有三种可能的情形成为没有用处的枝子:我们根本就不听信耶稣。我们听信耶稣,但只是唇舌尊敬他,并不肯实践他的教训,没有行为的表现。我们可能接纳他作我们的主,然而遇到困难或想随心所欲时,就毅然弃绝耶稣。有一件事我们应该记住:新约圣经的第一个原则乃是“ 没有用处会招致祸害 ”。不结果子的枝子,必然面临毁灭的命运。
葡萄树与枝子(Ⅲ)(十五 1-10 )(续)
本段经文再三说到在基督里面,究竟这是什么意思呢?基督徒在基督里面;基督在基督徒里面,这都是神秘的的观念。有许多人──可能是绝大多数的人──并未有此种神秘的经历。如果我们没有此种体验,也不须责备自己。我们有一个更简易的方式来了解它,经历它,这条路对每一个人都是开放的。
兹打一个比方。当然任何的比喻都是不完全的,不过只是借助它来帮助我们了解事理。比方说有个人很软弱,很容易受到试探,往往把事情弄得一团糟,无论心智各方面都逐渐败坏。所幸他有一个朋友,性情比较可爱,毅力也很坚强,能够帮助他从颓靡的情况中爬起来。这个朋友便是改造他,使他走回正路的惟一方法。 他必须经常和这位朋友接触 ,如果他不这样做,试探就会胜过他,旧的试探会重新抬头,使他被打垮而一蹶不振。他不断和他的朋友接触,所获得的力量便救了他。
潦倒的人往往被送去和纯良健全的人同住,只要他住在那人的家里,时常见那人的面,这个潦倒的人便很平安。如果他溜出去,依然我行我素,便会跌倒。人必须常常接触美善的事,始能胜过邪恶的念头。白莱登( Brighton )的罗勃生( Robertson )是一位杰出的传道人。据说有一个商人开了一间小店;在后面的房间悬挂了一张罗勃生的照片,把它当作效法的对象。每逢他想在生意上动一点歪脑筋,立刻就跑到后面的房间去看那张照片,因此得胜试探。有人请教金斯莱( Kingsley )问他的生活秘诀,他说这是因为他“有一个朋友”,他是指摩利斯( F. D.
Maurice )说的。经常与可爱的人物接触,因此遂使他也变得可爱了。
住在基督里正是这个意思。耶稣得胜生活的秘诀,乃在于他与上帝接触;他常常退到一个僻静的地方和上帝交谈。我们必须常常与耶稣接触。与耶稣接触必须靠实际的行动。此方说──早晨向主祷告,那怕是一个简短的祷告,也能在那一天中产生防范的作用,一个人岂能在和耶稣接触过后就去接触罪恶呢!我们中间少数人认为住在基督里的神秘经历,是无可言喻的;然而多数人相信,住在基督里的意思乃是经常和耶稣接触而言。同时也包含我们必须安排生活,安排祷告的时间,安排安静的时刻,使任何一天都不会忘记耶稣。
末了,我们应当注意好门徒的两件事:第一,必须充实人生,由于经常与耶稣接触,使得自己成为多结果子的枝子。第二,归荣耀于上帝。他的眼界从人的见解转为顺服上帝的安排。我们若多结果子,并且让人看出我们是耶稣的门徒时,上帝就得 了荣耀。基督徒在生活与行为上归荣耀于上帝,便是更大的荣耀。
耶稣选民的生活(Ⅰ)(十五 11-17 )
本段经文的中心题旨是耶稣对门徒说的一句话:“不是你们拣选了我,是我拣选了你们。”不是我们选择了上帝,而是上帝藉 他的恩典亲近我们,以他的慈爱呼召我们。
从本段经文能够列举若干项耶稣呼召我们的理由。
(一)我们蒙拣选是为表现 喜乐 。无论基督徒的道路是多么艰苦,它仍是一条喜乐的道路。行为正直的人必然心里满有喜乐。基督徒是喜乐的人。身为基督徒,我们若是愁眉苦脸,露出一副严肃的神色,是极其讽刺的表现。虽然基督徒也是罪人,不过我们是已蒙救赎的罪人,这是他心里充满了喜乐的缘由。岂有谁在生活上与耶稣同行而丝毫没有喜乐的呢?
(二)我们蒙拣选是为表现 爱心 。我们受差遣进入世界,目的就是为了彼此相爱。可是有时候我们的表现仅是为了彼此竞争、彼此争辩、彼此争吵。其实,基督徒应有爱别人的表现。如果我们质问耶稣:“你有什么权利命令我们彼此相爱呢?”他会这样回答:“人为朋友舍命,人的爱心没有比这个大的,我却这样行了。”许多人教导别人必须彼此相爱,可是他们自己所表现出来的,却是没有爱心。耶稣教导我们彼此相爱,而他自己以身作则先表现给我们看了。
(三)耶稣拣选我们作 他的朋友 。他告诉门徒说:“以后我不再称你们为仆人,因仆人不知道主人所作的事,我乃称你们为朋友。”主的门徒听见这句话的感受比我们深。 Doulos 是 仆人 ,然而当上帝的仆人并不是可耻的职分;而是更高的荣誉。摩西是上帝的仆人(申卅四 5 );约书亚是上帝的仆人(书廿四 29 );大 也是上帝的仆人(诗八十九 20 )。保罗更喜欢用“上帝的仆人”来称呼自己(多一 1 );雅各也是这样(雅一 1 )。以往的伟人都以作上帝的仆人为荣。然而耶稣说:“我将赐给你们更崇高的身分,你们不再是 仆人 ,而是我的 \cs9 朋友 。”基督赐给我们与上帝亲密交往的特权,这是基督降世以前甚至连那些更伟大的人也未曾有过的。
作上帝的朋友,也有一段历史背景。亚伯拉罕是上帝的 朋友 (赛四十一 8 )。在智慧书七章廿七节说,智慧使人成为上帝的朋友。或许我们能从罗马皇帝或 东方 君王的宫廷之传说,进一步了解朋友的意义。在这些王宫都有一批经过特别挑选出来的人,叫作 君王之友 或 皇帝之友 。这些人在任何时间都可接近君王,甚至在黎明之际也能走进帝王之卧室。君王在接见文武百官和政要之前,先与这些朋友谈论。因此,君王之友乃是更亲近帝王的人。
耶稣称我们为他的朋友和上帝的朋友。诚为极其特殊的赏赐。换句话说,我们不必再远远地渴望见到上帝;不像仆人无权走到主人的面前;我们也不像 众当中的一个,只 能趁 君王经过时对他作惊鸿一瞥。耶稣赐给我们与上帝自由亲密交往的 特权,因此,上帝不再是遥远的陌生人,而是我们的密友了。
耶稣选民的生活(Ⅱ)(十五 11-17 )(续)
(四)我们蒙耶稣拣选不光是承受一连串的特权,我们也成为了他的 合伙人 。仆人永远不能当合伙人。希腊法律把仆人定义为 一种活的工具 。主人不会开诚布公地待他;他只是遵照主人的吩咐去作,主人不会告诉他为什么要作这事,也不会向他解释。然而耶稣说:“你们不是我的仆人;而是我的合伙人。我把一切都告诉你们了;也把我所要作的事和理由告诉过你们。我已经把上帝对我所说的全都告诉了你们。”耶稣把我们当作他的合伙人,是我们极大的荣幸。他把心思意念和我们分享,也对我们赤露敞开他的心。我们所面临的抉择是在耶稣带领世界归向上帝的工作上愿意或拒绝作他的伙伴?
(五)耶稣拣选我们作 大使 。“我拣选了你们,并且 分派你们去 结果子。”我们蒙拣选不是从世界上退休,而是在世界上代表他。有一个骑士来到阿瑟王( King Arthur )的宫廷,不是把余生用在宴乐和谈论这两方面。他来是对王说:“请把重大的使命托付我,好叫我为你效劳。”耶稣拣选我们,先归向他,然后受派到世上去。这正是我们每天的生活型态。
(六)我们蒙拣选是为耶稣作 广告 。他拣选我们 去结果子 ,结果子就是接受时代的考验。作基督徒就是传扬福音的重要方法。我们要人接受基督教的信仰,首先要叫别人看见基督徒生活的果子。基督分派我们出去,不是去和人辩论,更不是去威胁人叫他们相信耶稣,而是用基督徒的生活见证来吸引他们;基督徒若有好的生活见证会使人羡慕,也跟 作基督徒。
(七)耶稣拣选我们作 上帝家里的人 。叫我们凡奉他的名求什么,天父都会给我们。但我们应该正确地了解祷告的意义。以免误解认为基督徒无论求什么,都必得 。关于这一点,前面已经讨论过,但不妨再提一次。新约圣经对于祷告有一些规定。
( 1 )祷告必须 出于信心 (雅五 15 )。祷告若流于形式,只是基督徒的例行公事,光是重复一定的语词,这样的祷告必不蒙上帝重听。祷告若非出于信心,也是徒劳无益。一个人求主改变他,但心里并不相信其可能性,这样的祷告必归于徒然。一个人若全心相信上帝丰盛的慈爱,祷告起来必然满有能力。
( 2 )祷告必须 奉主的名 。我们不能祈求明知耶稣不会同意的事。也不许祈求获得他人的财物或不该得的财物。如果我们祈求实现个人的愿望,而因此会伤害到别人,这种祷告也不会实现。一个人若欢喜报复,我们怎能奉他的名祷告呢?凡是把祷告当作一种要求以遂我们实现野心或满足私欲的目的,绝对不会实现,而这种祷告不是真实的祷告。
( 3 )祷告必须说:“ 愿你的旨意成就 ”。在祷告时必须了解我们绝不会懂得比上帝多。因此祷告的精义,不是对上帝说:“愿你的旨意改变”。真正的祷告不是要求上帝把我们所要的东西给我们:而是要求上帝叫我们接受他所要给我们的。
( 4 )祷告绝不许 自私 。耶稣趁便告诉我们:“若是你们中间有两个人在地上, 同心合意 的求什么事,我在天上的父,必为他们成全”(太十八 19 )。我们不可照字面的意思来了解这话,因为这样的话,岂不是说你若能动员更多的人求任何事都会成就了吗?耶稣是告诉我们:人不能只为自己的需要祷告。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农人正需要雨水的时候,计划旅行的人可能要求天气放晴。所以在祷告时,我们不但是问:“这样是否对我有益?”而应该问:“这样是否对全人类有益?”祷告的一项危险,就是以为别人都没关系,只有我们自己才重要。
耶稣拣选我们作上帝家里的人。所以我们能够,也应该在祷告中凡事告诉上帝;若能遵照上述原则祷告,上帝便会以他完全的智慧和完全的爱心来答应我们的祈求。我们越爱上帝,也就越容易祷告了。
世界的恨(Ⅰ)(十五 18-21 )
约翰很喜欢凡事从黑白两面来看。他认为教会和世界是两大实体。而这两者毫不相通,也无法接触。对约翰来说是:“你站那边;我站这边。”显然泾渭分明,一个人若非属世界,就是属基督,绝没有中间路线。
再者,我们必须记住那时候的教会经常在迫害的威胁下。基督徒往往会因为基督的名而受到逼迫。基督教在当时是不合法的。政府首长只要诘问一个人是否基督徒,假如是的话,不管他做了什么或没做什么,均可处死。约翰指出基督徒的态度和立场,在这种情况下益发显得分明。
有一件事十分明确──任何受到迫害的基督徒都承认,他事先已受到警告。对于这一点,耶稣也说得很清楚。他事先警告跟随他的人:“但你们要谨慎,因为人要把你们交给公会,并且你们在会堂里要受鞭打。又为我的缘故,站在 诸侯与 君王面前,对他们作见证:弟兄要把弟兄,父亲要把儿子,送到死地。儿女要起来与父母为敌,害死他们。并且你们要为我的名,被众人恨恶,惟有忍耐到底的,必然得救。”(可十三 9-13 ;参阅太十 17-22 ; 23-29 ;路十二 2-9 ; 51-53 )。
罗马政府讨厌基督徒,认为他们是不忠心的国民。政府的这种态度很容易理解。罗马帝国疆土辽阔,从幼发拉底河到英国,从德国到北非。包括许多种族,许多国家。因此使全国结合的统一力极为重要;这种统一的力量就是崇拜该撒。
然而崇拜该撒并非上级的命令;事实上是民众本身建立的。古时候,有一位女神洛玛( Roma )──象征罗马精神。一般人都把罗马皇帝当作罗马的代表,是罗马的化身,象征罗马精神。切莫误会罗马属民讨厌罗马政府。其实,绝大多数的人感激罗马政府,因为它推行正义,带来和平与繁荣,海陆盗匪均告肃清。 Pax Romana 这句话很有名,意思是罗马,的和平,其受惠的地区几乎遍及世界。
小亚细亚居民开始把罗马皇帝(即该撒)当作罗马的化身,他们这样做,纯粹是为了感激罗马所带给他们的各项福祉,起初的几位罗马皇帝不赞成别人这样对他;他们知道自己是人,不配受到像神那样的敬拜。然而他们发现无力阻止这种行动。更早他们只让小亚细亚的亚洲人这样行,但过不多久,对该撒的崇拜即扩展到各地。后来罗马政府发现,可以利用这种举动来维持全国的统一。因此规定每年在某一天,每一位公民都得向该撒的人像烧香,以表示效忠罗马,烧毕后就获得一份证明文件。
基督徒坚持除基督外,没有别的王,他们既把基督放在第一位,罗马政府就认为他们是不效忠罗马皇的危险分子而开始迫害他们。任何人不效忠罗马皇都会遭遇逼迫。
世界的恨(Ⅱ)(十五 18-21 )(续)
不只是政府迫害基督徒;民众也恨恶他们。理由何在?因为民众听信一些关于基督徒的谣传。犹太人无疑的应该对这类的诽谤负部分的责任。由于他们陷害基督徒,从而获宠于罗马政府。兹举两个例证。 罗马暴 君尼禄( Nero )更喜欢的演员阿利吐鲁( Aliturus )和他淫荡的皇后波贝亚( Poppaed )都信奉犹太教,犹太人对政府造谣中伤基督徒,他们都心知肚明,那不是事实,其中散播更广的谣言有四:
(一)他们指基督徒为革命分子。我们已经提过这个理由,即使基督徒辩解说他们是更好的公民也没有用。他们既然不肯烧香,不说:“该撒是主”,就自然被认为是不忠诚的危险分子。
(二)他们指基督徒吃人肉。这是由于圣餐时所用的几句话引起的误解:“这是我的身体,为你们舍的”,“这杯是用我的血所立的新约”。别有用心的人就造谣说,基督徒的饭餐,私下里以人肉为肉食。因此无知的民众遂厌恶基督徒。
(三)他们指基督徒没有道德。基督徒每周举行的爱筳( Agape ),使人误会。尤其是早期基督徒彼此见面时作平安的亲嘴问安,遂谣传爱筵是一种放纵情欲的活动,平安的亲嘴就是淫乱的记号。
(四)他们指基督徒是纵火者。基督徒期盼基督的再临,他们联想到旧约圣经有关主的日子之预告,说在那日必有火毁灭大地。“主的日子要像贼来到一样。那日天必大有响声废去,有形质的都要被烈火销化,地和其上的物都要烧尽了”(彼后三 10 )。在尼禄统治期间,罗马发生火灾,因此人很容易联想这可能是宣传烈火销化世界的基督徒所干的。
(五)还有一项诽谤,也是很容易了解的。这第五项谣言是指基督徒破坏“家庭关系”,使家庭分裂、使婚姻破裂,事实上就某一个角度看是真的。基督来不是叫地上太平,乃是叫地上动刀兵(太十 34 )。往往妻子成了基督徒,丈失却不接受基督。往往子女成为基督徒,父母却不肯信耶稣。因此,家庭遂分裂为二。
由于犹太人对中伤基督徒的谣言推波助澜,列举罪状;难怪基督徒受到民众的厌恶了。
世界的恨(Ⅲ)(十五 18-21 )(续)
以上所说的是昔日世界恨恶基督徒的理由。然而今天的世界还是一样恨恶基督徒。我们说过,约翰所指的 世界就是不信有神的人类组织 ,和敬拜上帝为真神的人之间有 极大的差距。这世界具有若干特性:
(一)世界对异己者表示怀疑。在任何方面如果有人表现不同,就受到猜忌。今天雨伞是更寻常的东西,然而杭威( Jonas Hanway )更初把雨伞介绍给英国时,他走在街上被人投掷石头和秽物。更初童子军成立时,小孩子穿 制服在街上走,也遭受路人的攻击。任何人只要表现不同,衣不同,观念不同 ,就受人猜忌。别人把他视为行径古怪的人、疯汉、或危险人物;必叫他吃尽苦头而后已。
(二)世界很讨厌责难世界的人。作好人事实上是很危险的。古代的例子是誉为义人的雅里斯底德( Aristides );更后却被雅典人放逐。有人问一个市民为什么投票主张放逐他时,答称:“我讨厌人一直叫他做义人。”苏格拉底被杀也是出于同样的理由;他被视为讨人厌的人物,因为他常常要求人们省察自己,结果遭人厌弃而把他杀害。表现出高于世界水准的生活是危险的。今天也是一样,若有人做得比人认真,工作时数越长也会受到迫害。
(三)更广泛地说,世界往往对与众不同者表示怀疑。世界就像一种模式,每个人都可以贴上标签,装进文件格子里。任何人若与众不同,就会招致麻烦。据说,若将一只母鸡身上的羽毛染上与众不同的颜色,迟早它会彼其他母鸡啄毙。
对基督徒的基本要求,就是有敢于与众不同的勇气。与众不同是一件危险的事,如果一个人不敢冒这个危险,就不能够成为基督徒。属于世界的人与属基督的人必然是不同的。
知识与责任(十五 22-25 )
耶稣在这段经文里又回到约翰福音时常提到的一个思想:知识和权利同时带来责任。直到耶稣来到世上,世人才有机会真正认识上帝;耶稣降世之前,没有人完全听见上帝的声音;没有人见过上帝希望人所表现的生活方式。因此他们没有照上帝所期望的方式生活,不能怪他们。有些事小孩做还无所谓,成人做就不行,因为小孩子懂得少。有些事没教养的人做还情有可原,但出自基督教家庭的人做出来就说不过去。没有人对文明人和野蛮人有相同的要求。一个人知识越丰,权利越大,责任也越重。
耶稣做了两件事:第一,他指出人的罪。他告诉我们什么事使上帝忧伤,上帝期望我们行走什么道路?耶稣向世人指出真实的路。第二,他为罪人提供了救法;而且是双重功效的。他宽恕人以往所犯的罪;同时赐给人能力叫人在将来克服罪;行走正路。耶稣带给世人的乃是权利与知识。比方一个人生病,并且去找*,经*诊断,已开了处方。假使这个人不管*的诊断,也拒绝照处方服药,一旦病故或成为残废,只能怪自己。犹太人的情形正是如此。诗人曾经两次提到:“他们无故的恨我”(诗卅五 19 ;六十九 4 )。
我们今天也可能犯同样的错。故意敌对基督的人并不多,然而许多人的生活表现,好像基督没有降世一般,忽视了基督的榜样。如果人忽视了美善人生的主,他便无法认识今世与来世的生活。
神与人之见证(十五 26-27 )
约翰在这里提到他心中经常想到的两个观念:
第一个是圣灵的见证。那是什么意思呢?稍后我们会详加讨论。每当我们听见耶稣的故事时,他的影像自然就呈现在我们跟前,是什么因素叫我们直觉感到这不是别人,而是上帝儿子的影像呢?我们的反应和心中的回答,乃是圣灵的工作。住在我们内心的圣灵感动我们对耶稣基督有所回应。
第二个是人必须为基督作见证。耶稣对门徒说:“你们也要作见证。”基督徒的见证含有三个因素:
(一)基督徒的见证是来自长期与基督的亲密交往。门徒是基督的见证人,因为他们从起头就与他同在。见证人就是一个人能说:“啊, 我知道这是真 的。”假如没有个人的经验,就不可能有见证。我们必须与主同在,始可能为主作见证。
(二)基督徒的见证发自内心的确信。一个人内心的确信所发的见证是世界上更不容易错的。一个人若还不敢确定他是否相信自己所说的话时,一定不敢在别人面前作见证。我们若没有与主亲密交往所带来的确信,就不可能作出有效的见证。
(三)基督徒的见证必须说出来叫人听见。一个见证人不但知道什么是真的;他必须向人见证他知道那件事是真的。基督徒见证人不但本身认识基督,同时希望别人也认识他。
基督徙看望软弱的,生病的,有困苦患难的弟兄娣妹应当i↙怎么劝说
要帮扶他们,无论是在金钱还是物质,
【徒 20:35】 我凡事给你们作榜样,叫你们知道应当这样劳苦,扶助软弱的人,又当记念主耶稣的话,说:‘施比受更为有福。’”
也要在话语上用爱心说造就的话:
【林前 8:1下】 但知识是叫人自高自大,惟有爱心能造就人。
另外,做这些事的时候要坚持一个原则:就是要站在对方的立场去爱他,放下自己的架子,不然他就会感到不舒服,就像下面的经文说的:
【林前 9:22】 向软弱的人,我就作软弱的人,为要得软弱的人;向什么样的人,我就作什么样的人。无论如何总要救些人。
我相信你会明白的哦。
基督显现把我们一同带来的经文在哪
耶稣基督从死里复活是基督教信仰的基础。保罗在哥林多前书15章14节说,“若基督没有复活、我们所传的便是枉然、你们所信的也是枉然. ”作为基督徒,我们相信耶稣基督从死里复活是事实,并且,耶稣基督复活的大能和荣耀也要在我们的生命里、生活中见证出来,将福音传扬出去。
今天,我们来思想耶稣基督复活给我们带来了平安。
耶稣基督复活后向人们显现时,对他的门徒和他所爱的人所说的第一句话就是:“愿你们平安”。为什么复活的耶稣基督向人显现时首先带给人们的是平安?从圣经所记耶稣基督从受死到复活这段时期所发生的事情中,我们看到,当耶稣被捉拿、受审、被钉S字J时,门徒们胆战心惊、害怕极了。他们不明白,为什么他们长时间跟随的耶稣基督会被捉拿、受审?!他们想不通,为什么他们所尊敬的耶稣竟会被当作罪大恶极的犯人钉在S字J上?!他们困惑恐慌,连更勇敢的彼得,虽在耶稣被钉S字J前已经认识到耶稣是 神的儿子,是基督,到这时也吓得三次不承认自己是与耶稣在一起的人,甚至为此发咒起誓,因他害怕被一同当作犯人提去。门徒听说耶稣复活之后,还是这样,有的惊恐惧怕、悲痛哀伤,躲在家里;有的心灰意乱、失望回避,离开耶路撒冷。复活的耶稣基督知道门徒处于恐惧、忧伤、软弱之中,所以他复活后向他们显现时所讲的第一句话就是“愿你们平安”。复活的耶稣基督亲自所说的这句带着复活大能的话,使门徒们由恐惧变为壮胆、忧伤变为喜乐、软弱变为刚强,他们重新得力,放胆传讲耶稣基督复活的信息,为耶稣基督的复活作见证。
两千年过去了,虽然现在人们的处境与当时门徒的处境完全不同,但世界动荡不安,几乎每天的新闻中都有暴力冲突,天灾人祸从未间断,颠沛流离、家庭破碎、失业饥饿、生离死别……屡见不鲜。9.11恐怖事件后,更是人心惶惶,在这样的境况中,人们心灵深处更渴望的还是“平安”。我们所信的主知道我们内心的渴求,他应许我们说,“我留下平安给你们、我将我的平安赐给你们、我所赐的不像世人所赐的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这句话谁说的
1、这是西方哲学常用的三个问题,引自耶稣《圣经》的《新约圣经.约翰福音》中的经文。
2、耶稣说:“我虽然为自己作见证,我的见证还是真的;因我知道我从哪里来,往哪里去;你们却不知道我从哪里来,往哪里去。”
3、这是耶稣传教时的话。耶稣知道他是从哪里来的,是从上帝那儿来的。也知道要到哪儿去,回到上帝身边去。耶稣又知道他是谁,他是上帝派到人间来拯救苦难中的百姓的,而百姓忘记了他们是上帝所造,来自于天堂,因犯错被驱赶出来,因此,他们就应按照上帝的指示努力修善,争取获得上帝的青睐,被上帝捡选而重回天堂,而不是堕入火狱。
拓展内容:
《圣经》(Bible)是神所默示的,是犹太教、基督教的经典。更初出于希伯来文kethubhim,原意为“文章”,后衍意为“经”;希腊文作graphai,拉丁文作Scripturoe,汉译作“经”。
圣经是犹太人和欧洲人的信仰经典,讲述古时犹太人的历史,并记录先知预言。 当犹太教经典大量译成希腊文本后,希腊文ta biblia(复数,原意为“诸书”)遂被用以专指这些经典;拉丁文衍为单数词Biblia,后成为犹太教、基督教正式经典的专称,汉译作“圣经”。
《圣经》是一本相当厚的书,页数跟字典差不多,但其实《圣经》不只是一本书,而可以说是一套有66本的丛书。其中有长有短;有古老的作品,也有较近期的作品,内容包括:历史、诗歌、哲学,甚至私人信件和讲章。
犹太教的正式经典,包括律法书5卷、先知书8卷、圣录11卷三个部分,故通称《泰纳克》(Tanak,系Torah、Neviim、Ketuvim三部分的首字母组成),又称“二十四书”。
基督教的经典,包括《旧约圣经》和《新约圣经》。《旧约圣经》即犹太教的《圣经》,是从犹太教承受下来的。全书卷数和次序,基督教各派略有不同。《新约圣经》是基督教的经典,共27卷,包括记载耶稣生平、言行的“福音书”,叙述早期教会情况的《使徒行传》,传为使徒们所写的《书信》和《启示录》。《旧约圣经》里面有39卷,《新约圣经》里有27卷。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词条 百度百科词条 圣经
当以基督的心为心
读经:腓2:5;太6:9-10;路1:46-47
马利亚尊主为大,她相信接受主的话并切实照主话去行。她把一切情感交给上帝,并以为上帝使用灵里充满喜乐(路1:46-49)。
主耶稣让我们人人都尊上帝的名为圣洁,让我们全人归给上帝,让我们以上帝为中心,过在地如在天的生活,人人都遵行上帝的旨意。
保罗为主坐牢后仍以上帝的事为念,以基督的心为心,顺服上帝的旨意,为主作了殉道于狱中的准备。保罗与主同心,与主同行(参摩3:3),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基督的心包括七个方面:
一、柔和的心
太11:28-30“凡劳苦担重担的人,可以到我这里来,我就使你们得安息。我心里柔和谦卑,你们当负我的轭,学我的样式,这样,你们心里就必得享安息。因为我的轭是容易的,我的担子是轻省的。”
我们要把一切的重担卸给主,主让我们在他的生活里安息。主耶稣顺服神的旨意,容人忘我,舍己牺牲,我们也应当活出基督的生命,听主分派,多作主工,按主托付事奉神。学主受苦经历,忘我舍己,必须出去罪的重担(太1:2;约壹3:8;路19:10;提前1:15-16)和忧虑的重担(彼前5:7;诗55:22;腓4:4-7)。就得心灵里的宁静和肉体的平安。
二、赦免的心
路23:42-43“就说:‘耶稣啊,你得国降临的时候,求你记念我!’耶稣对他说:‘我实在告诉你:今日你要同我在乐园里了。’”
十字架上的强盗因悔改,主耶稣赦免了他一生的罪,让他灵魂得救到了天堂(乐园里了)。
提前1:15“‘基督耶稣降世,为要拯救罪人。’这话是可信的,是十分可佩服的。在罪人中我是个罪魁。”
主愿意万人得救,明白真道(提前2:4)。只要我们口里承认,心里相信主,就是神的儿女。成为神的儿女之后藉着祷告,认罪、悔改主必赦免我们一切的罪。
主耶稣对有罪的女人说:“你的信救了你,平平安安地回去吧!”(路7:36-50)
我们要用信心投靠主(徒13:39;弗2:8);心里接受主(弗3:17;约1:12);信心跟从主(西2:6)。
三、救人的心
路9:56“‘人子来不是要灭人的性命,是要救人的性命。’说着就往别的村庄去了。”
门徒雅各、约翰想仇上加仇让主耶稣降天火来烧灭不接待他们的撒玛利亚村庄,主反对他们,为救些人。神的事业是救灵魂(帖前2:19)。
主一生抓紧时间抢救失丧的灵魂,在十字架上还救一个灵魂免下地狱(路23:42-43)。
“他愿意万人得救,明白真道。”(提前2:4)。
我们要从地狱的火里多抢救灵魂归主。
四、以父的事为念的心
路2:49“耶稣说:‘为什么找我呢?岂不知我应当以我父的事为念吗?’”
约17:2-4“正如你曾赐给他权柄管理凡有血气的,叫他将永生赐给你所赐给他的人。认识你独一的真神,并且认识你所差来的耶稣基督,这就是永生。我在地上已经荣耀你,你所托付我的事,我已成全了。”
接受基督的永生。荣耀神完成主的托付就是成功。
西3:2“你们要思念上面的事,不要思念地上的事。”
保罗说:“我只有一件事,就是忘记背后,努力面前的,向着标竿直跑,要得神在基督耶稣里从上面召我来得奖赏”(腓3:13-14)。
保罗一生只专心一件事,就是传福音,救灵魂,以基督的心为心(腓2:5)。
五、恨恶伪善的心
来1:9“你喜爱公义,恨恶罪恶,所以神,就是你的神,用喜乐油膏你,胜过膏你的同伴。”
上帝以义治国,撒但以罪辖制人(箴8:13)。
启3:14“你要写信给老底嘉教会的使者说:那为阿们的,为诚信真实见证的,在神创造万物之上为元首的,说。”
神是信实的,实在的,真实的,他恨恶一切虚假。诚实人必多得福。
六、体恤软弱的心
来4:15“因我们的大祭司并非不能体恤我们的软弱,他也曾凡事受过试探,与我们一样,只是他没有犯罪。”
赛53:4-5“他诚然担当我们的忧患,背负我们的痛苦;我们却以为他受责罚,被神击打苦待了。哪知他为我们的过犯受害,为我们的罪孽压伤。因他受的刑罚,我们得平安;因他受的鞭伤,我们得医治。”
七、求父的旨意成就的心
太26:39“他就稍往前走,俯伏在地祷告说:‘我父啊,倘若可行,求你叫这杯离开我;然而,不要照我的意思,只要照你的意思。’”
祷告的更高原则是成全父的旨意,先求神的国和神的义。
不问利害,只问是非,合乎神旨意的都说是,不合神旨意的都是不求不作的,我们都当如此行。
约3:34“神所差来的,就说神的话,因为神赐圣灵给他,是没有限量的。”
腓2:13“因为你们立志行事,都是神在你们心里运行,为要成就他的美意。”
另译为“因为上帝在你们里面动工,使你们立志和行事,都合乎他的美意。”
诗32:8“我要教导你,指示你当行的路;我要定睛在你身上劝戒你。”
上帝带领顺从他旨意的人一生平安。
赛30:21“你或向左、或向右,你必听见后边有声音说:‘这是正路,要行在其间。’”
约14:26“但保惠师,就是父因我的名所要差来的圣灵,他要将一切的事指教你们,并且要叫你们想起我对你们所说的一切话。”
约壹2:27-28“你们从主所受的恩膏常存在你们心里,并不用人教训你们,自有主的恩膏在凡事上教训你们。这恩膏是真的,不是假的,你们要按这恩膏的教训住在主里面。小子们哪,你们要住在主里面。这样,他若显现,我们就可以坦然无惧;当他来的时候,在他面前也不至于惭愧。”
求父的旨意成就,就是高举基督,只传十字架,回到圣经里。只随从圣灵,不随从肉体(罗8:4)。“因为随从肉体的人体贴肉体的事;随从圣灵的人体贴圣灵的事。体贴肉体的就是死,体贴圣灵的乃是生命平安。”(罗8:5-6),所以我们要为天上的事为念,不以地上的事为念。“他们的结局就是沉沦,他们的神就是自己的肚腹,他们以自己的羞辱为荣耀,专以地上的事为念。我们却是天上的国民,并且等候救主,就是主耶稣基督从天上降临。”(腓3:19-20)。
我们以父的事为念,就要凡事以天国利益为重,为主活,为主死,效法基督,一直到主再来那日。
图片
基督徒怎样写感恩见证
当我心里只有耶稣,当耶稣成为我的至爱,当耶稣成为我的密友,无话不谈的时候,我发现我的身体发生微妙而奇妙的变化,我的右手指中指关节疼痛奇妙地消失,左腿膝盖关节疼痛完全消失,右臂伤痛完全消失,持续了一个半个月的咳嗽也完全好了,整个人得到了痊愈,得到了恢复,藉着身体的恢复,从而使我的心也得到了恢复,从一切人和事中出来,进到基督里面。
【回顾】基督教挽回软弱的的见证?基督徒的美好见证?看完不再为情所困,更多关于“基督徒的美好见证”的问题关注映森:https://www.zshdc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