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耶稣基督为我们做了挽回祭的信息

路口大爷 1386 0

👉注意《在线测算》付款后显示结果!

【导读】耶稣基督为我们做了挽回祭??全网经典解读,解决你的疑惑“耶稣基督为我们做了挽回祭”的内容如下:

全文目录一览:

罗马书默想03:称义的原理

读经:罗马书3:21-31

在圣经中有两座重要的山,旧约是西乃山,新约是加略山。西乃山是神借着摩西颁布律法的山,律法是定罪的。加略山是神借着耶稣宣告赦罪的山。基督徒的生命经历,是先来到西乃山被定罪,然后来到加略山被称义。

称义是一个法庭用语,一个嫌疑犯被宣告无罪,当庭释放,这就是称义的含义。称义的反面就是定罪,诗歌唱道:“因信称义,永不再定罪,是何等平安喜乐。”

保罗从罗马书1:18-3:20阐述我们都在罪恶之下,我们都是被定罪之人。罗3:21开头有一个字“但”,这个转折词表示事情发生翻转,这是从定罪到称义的翻转。从罗3:21-5:21保罗又用了三章的经文在论述称义的教义。

马丁路德认为因信称义的教义是整个基督教教义的根基,马丁路德重新发现福音,这是因信称义的福音,掀起了16世纪伟大的宗教改革运动。

要明白有关称义的原理,罗3:21-31的经文是非常关键的经文。

首先,我们看到称义是唯独恩典。

恩典是人不配得的,不是人靠自己的努力赚取的,乃是无功受惠的。

在称义的事情上,我们的贡献是零,没有我们半点的参与,没有我们半点的功劳。

我们的称义源于神丰富的恩典,经上说是叫我们白白的称义。恩典的教义,使我们在神面前没有任何夸口的余地。夸口的,当指着主夸口。

其次,我们看到称义是唯独基督。

耶稣基督是我们称义的根基,离开耶稣基督,就没有称义的可能。

耶稣基督为我们做了双重意义的牺牲,好叫我们可以得着神的义。

第一,耶稣为我们做了救赎性的牺牲。

救赎是一个市场用语,将我们带到奴隶市场,付出赎金将一个奴隶赎买,使他得着释放和自由,这个行动就叫做救赎。

耶稣基督不是用金银等物,乃是用自己的宝血将我们救赎,使我们得着释放和自由。他是向神付了赎金,满足神公义的要求。我们亏欠神的义,耶稣借着舍命流血满足神的义。

第二,耶稣为我们做了挽回性的牺牲。

挽回是一个祭祀用语,将我们带到祭坛那里。耶稣献上自己做挽回祭,挽回的乃是神的忿怒。一个戴罪之身的人站在公义的神面前,他对罪所发的忿怒足以毁灭我们。当神要倾覆我们的那一刻,耶稣基督介入神与我们之间,走上十字架,神对罪人所积蓄的所有的忿怒都倾倒在他身上,耶稣为我们喝尽了神裂怒的杯。

世界万物坏了,神只要说一句话,就可以修复一切。但是人坏了,神必须要付出他儿子生命的代价,如此人才能被修复。如此恩典,使我敬畏!

更后,我们看到称义是唯独信心。

我们犹如钟摆容易走向两个端点,要么走向律法主义,要么走向非律主义。

律法主义者主张只有遵行律法才能称义。问题是我们没有一个人能守住律法,律法是一个整体,一旦违背一条,就违背了众条。

福音告诉我们,我们所不能遵守的,耶稣为我们守住了全部的律法。当我们相信耶稣的那一刻,他的遵守就等于我们的遵守,他因为遵守律法而获得的义都归算在我们身上。

马丁路德说:“福音不是我们做了什么,乃是耶稣基督为我们成就了一切。”

因此,保罗指出人称义是因着信,不在乎遵行律法。不是立功之法,乃是信主之法,叫我们一个都不能在神面前自夸。

非律主义者则认为因信称义的教义废弃了律法,保罗指出不是废弃律法,更是坚固律法。

律法与福音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律法定人的罪,福音却使人称义。律法为我们接受福音做了很好的铺垫。

再者,福音赋予了我们遵行律法的能力。改革宗神学认为律法的第三功用就是律法成为我们成圣的指南。

称义的方法是唯独信心,信心的本身是没有价值的,信心的价值在于信心的对象。因信称义,容易错误的解读为“因为我相信,所以我称义”。其实这里的“因”是“借着”的意思,用“借信称义”对于现代读者更容易理解。

结语

末了的话,我要强调的是,因信称义的真理不是一套纯粹的理论,而是实实在在的一种经历。我们可能明白有关因信称义的真理,但我们可能没有经历因信称义。重要的是我们要经历因信称义,你经历因信称义了吗?

小组查经 约6:22~40

约6:22~40

上周的回顾

上周我们分享了耶稣在海面上行走的神迹,而我们也强调了这个行为与出埃及记是相同的,也可以看做是一次过红海的经历,是创造天地的主的保守和救赎。

耶稣自己的身份

而这里也彰显了耶稣自己的身份。“我是”这词就将他自己表明了出来。上周的经文的结尾特别的提到了主和门徒立时就到了那个地方。而这里我们需要注意的是这样的信息是门徒所领受的,为什么如此强调呢?

门徒和众人经历的不同

耶稣在单独教导门徒和众人的区别是一个我们要注意的一个地方。单单针对门徒的和对众人的讲论是有所区别的。这也是对信的人和不信的说话的区别。但同时也要清楚,无论是针对谁,救恩信息的传递都是准确无误和完全的,而针对门徒特别提醒的是有什么样的功课在其中。

生命的粮

今天我们来分享耶稣的又一大讲论,生命的粮。

针对这一部分,我们由于经文的场度问题来拆成上下两个部分来学习,今天我们先看第一个部分6:22-40的内容。

背景介绍

6:22刚刚我们提到了这个讲论发生的背景,而这个部分的开始紧紧的承接以上的内容,这是让我们值得注意的,它并不像其他的经文中间能感到间隔,这里的联系的紧密性让我们清楚他们信息的紧密性,不能单独的拆分,也就是说这段经文的上下文的联系更为的重要。

第二日天亮了,这里站在海边的众人在这里过夜,让他们不回家的原因是他们在守着上山去的耶稣,因着五饼二鱼的神迹而等待。而这时,他们昨晚看到门徒划着一条小船走了,只有这一条船,耶稣不在这船上。此时的众人是慌乱的,耶稣找不到,门徒也离开了。

6:23节12条小船从提比哩亚来,这里又提到了这座城。经文中没有写这些船是被昨晚的风暴吹到这里,还是他们的亲戚朋友来接他们,但肯定的是他们都知道昨晚的风浪,但没经历其中。

这节经文又提到了五饼二鱼的神迹。那也就是耶稣的这段讲论门徒的前提是五饼二鱼的供应和创造天地的主,也就是他们知道天地的主给了他们这样的供应在黑暗中如何靠主安慰得过;而那些众人是耶稣能供应我们的吃喝,而在这黑暗的世界中,我们上哪去找他而让我们得活。

两个经历

这里完全两个不同的经历及圣经引出了不同的出发点。

6:24这些人去迦百农找耶稣和他的门徒,现在他们面临着这样的一个特别现实的问题,又饿了。

饿了回家吃饭,不是,因为这食物要劳作,汗流满面才得以糊口。而有这样的一位,显然是他们更想要的,并且他们又“强逼”的心,这就更加的催促前行,而同时我们也能看出他的寻求的目的到底是在哪。

耶稣不临到他们,却临到在风浪中的门徒这是一个我们值得思想的问题,求什么很关键,不是求饱足的,而是神的国神的义。

找到了的诧异并没有让他们明白

6:25就找到了,他们的问题中反应出了人的诧异。一是他们不知道耶稣什么时间来的。二是他们也不知道耶稣是如何来到的,但这问题都不是他们关心的。若真是关心这个诧异的点,就能看到耶稣到底是谁的答案,但现实中,他们毫不在意,而只想来这里继续吃喝。

耶稣来是如何回应的呢?

耶稣的回答

6:26 耶稣又用了一个实实在在,这个回答指责了他们寻求耶稣的丑陋目的,既是为了吃饼得饱,显然五饼二鱼的事件对他们的影响和诱惑力极大。也可能因为他们平时生活吃饱都是一件不太容易的事情,而这吃饱是以让他们来找耶稣。

他们看见了神迹,但却没从神迹中看到了标记,认出神的作为,却让这饱足激动了他们的心。现在的这些人在经历了神迹以后都不求神迹了,反而又降了一层到了满足肚腹了。他们把神迹用为错误的目的,没有看到真正的得益,而求天上的给他们地上的。

世俗化就是不信

这就是世俗化,问天上的求地上的,不关心天上的实质,只看重地上的自身。而世俗化的问题和成功神学的问题背后都是不信。

对比

耶稣做了指责但还给出了正确的教导和呼召。

6:27,这节中我们用对应对比来看耶稣要说明的问题。

不要——要

必坏的——存到永远

劳力——赐

劳力的食物是必坏的,你们不要求这个,而是要求白白赐下的存到永远的食物,其实对于人来说,哪个更容易呢?但人却求那朽坏的,眼见的食物,而这吃的食物他们认识,那是一个食物,他们不认识的是什么呢?就是人子要赐的、赐的是什么呢?就是父所印记的人子。

就是耶稣自己

耶稣自己把自己白白的赐给我们。

关于印证

印证这个词表示耶稣做的这件事情首先不是从自己来的,其次说明这个事情跟权柄有关,第三说明这个事情是被批准和认可的,实际是说这是一个符号规范的合法性的事。

人的骄傲

但人们好像根本没有听明白这是什么意思。

6:28人的问题就把问题的焦点放到了什么的事情上来。他们的这个食物不考虑赐的问题。考虑的是换的问题,他们这里的一个特别大的悖逆就是人的骄傲,在交换中将人的工和神的工对等起来。

什么是神的工

6:29耶稣解释了这个问题的答案。

信和就是现在时态,它表达的意思现在如此做即得着而神的工这里用到了单数。这个表示神的工作时神自己做的。不需要人来加添什么,人对于神的工作时无份的,人能做的就是接受这个工。单单的信,这就是对神的工的回馈,也是“做了神的工”。

耶稣又把答案落到了自己的身上。

要什么神迹

30节又回到了神迹上来,但这里有个非常不好理解的地方,他们明显的看到过神迹,这里就好像表现的没有看过一样。

他们又拿出摩西的例子来说话,就是吗哪的事情。

耶稣反驳他们,吗哪不是摩西赐的。他们在当时有这样的观念,就是弥散亚会重复或超越吗哪的神迹,以证明自己是弥撒亚,这是个非常可怕的念头。

我们也反复的在第六章提到了吗哪的事情,在后面的经文中耶稣也反复的提到“你们祖宗吃过吗哪还是死了”,而这里的真粮是从天而降的,二是赐人生命的,我们清楚这神的粮指的就是道成肉身的基督。

直截了当的宣告

34节他们反复的误解真粮的意思。

35节耶稣就直截了当的说明“我就是生命的粮”,并且说明了不饿、不渴的前提是要到他这里来信他。这是七个类似的宣告出现的第一个,每一个宣告都用到了“我是......”这个形式是在约翰福音中独有的。

宗教的耶路撒冷和世俗的加利利

6:36耶稣怎样在耶路撒冷指责那些犹太人不信,这里也如何的指责这些加利利人不信。他们看见耶稣,只看见了饼和能力。却没看到神迹的实际所指明的,这些只是挑起了他们的好奇,胃口和野心,都没有引发他们的信心。

那看见的不信,会是说明某种程度上的失败么?

后面的经文就说明了这一问题。

1.神的救恩拥有至高无上的主权;

2.父所赐给子的必蒙保守到底;

3.父所赐的是真门徒。

同时这个问题的更后一点是在本章结束的时候提到的犹大,说明了犹大的失落不是意外。而是一开始就注定是死亡之子,这个问题我们下周再谈。

末世论

而这后面的经文谈到了一个关键的内容,就是有关末世论的问题。这里又出现了一个矛盾或是非常难以理解的问题就是永生得着了。如何复活呢?那复活不是要先死亡么?那死亡了如何说做永生呢?

这里就牵扯到一个死亡和永生的解释问题,现在的我们对于这个问题应该解释的非常的清楚了,就是与神隔绝,而复活含有新的真实的身份,这身体是完美的,是圣洁的,是永恒的。

救恩论的再阐述

说到这里实际上我们有必要简要但全面的解释一下救恩论的问题,虽然大家都很熟悉。

上周我们分享了一下约伯,说到了身份的问题。实际上自从亚当犯罪以来我们就处于这样的一个罪人的身份中,而这个罪导致的结果就是死。那刚才我们也提到过规范、合法、正当性的问题。那这个实际也是义的内容,就是所得的与应得的相称。

神的义

神的义就在他拯救的过程中显明出来。

公义和救恩矛盾的并存

我们以前分享过荣光的问题,这让我们知晓神的公义和救恩并存的,不是分开的。而公义的结果就是审判,那救恩如何体现在公义中呢。这从约来看,神和亚伯拉罕的约表明无论哪方面单独违约谁来承担这个责任呢?神自己而和以色列的约中看到承诺了以色列对神的忠诚同时也承诺自己对以色列的忠诚。

答案就在福音中显明

而这义就唯独在福音中显明。

而人面对神的时候首先要明白人的处境,人是神面前的人,是神用神的义来看人,人不能直接到神面前。因为罪人不能和神直接发送关系,人自己不能称义,人在神面前没有正当性,那这结果就是死,那么如何让不允许人亲近的上帝转变成让人亲近的神呢?这就是福音的奥秘,而这奥秘就是耶稣做了挽回祭。

直接性和间接性

这段经文中人妄图直接来到神的面前,人的工换神的工。这里没有认清自己的处境和身份,福音告诉我们“因信称义”,因是凭藉、凭着基督的血、藉着人的信而得救,而因信称义的核心是基督,没有人的功劳在里面。

我们说犹太人不信,不信的是什么?我们信,信的是什么?而这里的关键区别又是什么?我们把这个对象归结为基督,没错,但你真认识这个问题吗?犹太人不信耶稣信上帝,我们也是更终为了到上帝那里,这矛盾吗?

我们刚才说到了直接和间接的问题,我们是如何到神的面前呢?是直接还是间接。我们是藉着基督,这是一个关键,当人认识到罪的人不能直接到神面前,这是明白了罪,而不明白罪只明白神的信没有用。

信直接的神是没有意识到神和人的关系已经破裂,而试图用各样的行为引起神的喜悦。这是该隐的信;而亚伯的信是认识罪在神和人之间造成的隔绝。既不能直接也不能靠自己的善行。要靠着无罪生命的无辜的血来到神的面前,这是亚当的信。

这是宗教和福音的区别。

那么福音是一个有关“救赎”、“称义”、“挽回祭”的信息,而不是承认是不是有神的问题。

救赎

救赎、救之不能,赎之代价。用买的方式来解决一个自己不能改变之人的境况。这个问题很好理解。但我们需解决一个我们现在的状况和一个赎价付给谁的问题。

是付给魔鬼,耶稣同撒旦做生意么?

不是!

罪的结果是死,但这不是之间的结果。

罪和死之间有上帝的介入和审判才导致死这个结果。罪在死亡和魔鬼的权下是依据于神的判决。这是上帝对罪的问题的正确回应。所以赎价给的只有审判的上帝。耶稣的赎价给了上帝,替我们的罪付了代价,承受本当我们承受的忿愤。

挽回祭

而挽回祭是使用献祭的模式。

它的意思和施恩座是一样的。神在约柜上设了施恩座,应许人在这里同他会面。人的罪因神的怜悯藉赎罪而被挪去,重转与神相交。

人在盟约关系中悖逆了神,神要追讨人的罪。使罪因责罚而使神的忿怒止息或者献上使神喜悦的礼物使神回转。这两点人都做不到,使罪受到责罚对于我们罪人死亡的结果没有改变。这样不仅是没事了,而且也没人了。而礼物的问题因我们本身就是憎恨神。远离神,越给越适得其反。

这事是由神自己做的,耶稣接受责罚同时献上完全的顺服。而这两件事是在“从天降下”,是在与我们罪人认同和联合之下替我们做的。为我们的代表。承担我们的责任。为了我们的利益替我们做的。而接下来发生的一切算我们的,这就是“挽回祭”。

这的关键是上帝自己的作工。同时不需要人的工,而完全的挽回。

称义

称义,法庭用语。

指在法庭上的权威的方式宣告某一个人不被定罪反而拥有法律所要求的正当性。在法庭上实际也会发生即使有罪的情况下也有可能以某种原因不定他的罪。

但绝不是以有罪为无罪。而是因为审判程序的原因无法实施而判一个有罪的人为无罪。

在审判的法庭上,我们的控告因耶稣抹除了。

这罪罚在耶稣身上承受了审判。不需要第二次,我们披上了义袍,算我们为义。

双重归算

就是在和基督的联合中,我们的罪归算到他的身上,他替我们受罚,而我们作为拥有基督完全顺服的人在神那里被喜悦,这是归算为义。

这就是耶稣说的,他自己就是这天上的粮。信他就是作神的工。他是父赐下的,同时赐给他的一个也不失落,这见子而信的人呢得永生,末日叫我们复活。

经文分解(以赛亚书44)

雅各,以色列啊,

你是我的仆人,要记念这些事。

以色列啊,你是我的仆人,

我造就你必不忘记你。

我涂抹了你的过犯,像厚云消散;

我涂抹了你的罪恶,如薄云灭没。

你当归向我,因我救赎了你。

(以赛亚书44:21~22)

基督为我们的罪作了挽回祭,不是单为我们的罪,也是为普天下人的罪。”(约壹2:2)

耶稣基督担当了创世以后在亚当里出生的所有人的罪。不但担当我一生所犯的一切罪,也为了直到世界末日为止在地球上生活的所有人的罪而死了,藉着基督的十字架我们的一切罪都结束了,基督没有不能赦免的罪。在十字架上一切罪都洗净了,因为罪没有了,死亡也就告终了。所以我们拥有永生,这就是福音。

一次得到的救恩,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可能丧失,举个例子:我们赛跑时,出发后跑的当中即使摔倒了,也没有必要回到原处重新出发。在摔倒的位置重新站起来向前跑就可以了。我们得救之后,凭着信心奔跑时不可能因堕落救恩就变成无效,重新回到没有得救的位置再得救一次。罪人即使奔跑,他仍是罪人。义人即使跌倒,他仍是义人。假如因着我们得救之后堕落了,得重新回到得救前的位置重新得一次救恩的话,耶稣就得重新为了洗净我们的罪,在十字架上被钉而死。那就等

于把耶稣二次钉在十字架上;轻视已充足的赦免我们罪的基督宝血的功劳和永远的恩典。也就是说只靠耶稣一次的死把我们从将来所要犯的罪中拯救出来是不足的意思。耶稣基督的死很充分洗净我所有的罪,主为世人的罪流了宝血。(约一2:2)在人的想法中无法饶恕的罪、受到很大良心谴责的罪、经常犯的罪、难以启齿的罪、将来所到犯的罪,“所有的罪”都赦免了,那功劳是不变的。神的应许不变,那我们得救的事实也是不会变的。以后就说:

我不再记念他们的罪愆和他们的过犯。

这些罪过既已赦免,就不用再为罪献祭了。(希伯来书 10:17-18 )

神说:不记念我们的罪愆和过犯了。但是我们不能忘记耶稣为我们做的。我们心里面得记念耶稣。像厚云那么多我们的过犯,神说都消散了!像薄云一样的我们罪恶灭没了!就是用耶稣基督的宝血给涂抹了,洗净了。神看不见我们的罪孽了。神看不见我们的污秽了!神看见了我们的圣洁和完全。我们就能归向神,属于神的生活了。多么的感谢神啊!

耶酥到底是为了赎谁的罪而甘愿被钉在十字架上的?

旧约时期,人在律法之下。

人靠行律法,必要死在罪中。(约翰福音8:24 所以我对你们说,你们要死在罪中。你们若不信我是基督,必要死在罪中。)

因为凡有血气的,没有一个因行律法能在 神面前称义,因为律法本是叫人知罪。“死的毒钩就是罪,罪的权势就是律法。”

耶稣来,被交给人,被钉在十字架上,耶稣赎的是人在先时、即旧约时,人因不能守律法所犯的死罪:罗马书3:25 神设立耶稣作挽回祭,是凭着耶稣的血,借着人的信,要显明 神的义。因为他用忍耐的心,宽容人先时所犯的罪。

下面经文也指出,耶稣受死赎了人在前约、即旧约时所犯的罪过:希伯来书9:15为此他作了新约的中保,既然受死赎了人在前约之时所犯的罪过,便叫蒙召之人得着所应许永远的产业。

耶稣赎的是他那个时代普天下人在律法之下所犯的罪。当时的人不再遵守神的诫命,他们相信的是刻在石版上的字句,却不在生活中真正践行神的律法,嘴上说信神,心里却行诡诈,嘴唇亲近神,心却远离,是说谎的嘴唇和诡诈的舌头,这样的人类,就应当毁灭了:

耶利米书 9:13-16 耶和华说,因为这百姓离弃我在他们面前所设立的律法,没有遵行,也没有听从我的话。只随从自己顽梗的心行事,照他们列祖所教训的,随从众巴力。所以万军之耶和华以色列的 神如此说,看哪,我必将茵蔯给这百姓吃,又将苦胆水给他们喝。我要把他们散在列邦中,就是他们和他们列祖素不认识的列邦。我也要使刀剑追杀他们,直到将他们灭尽。

这些本该被 神灭尽的人,是因耶稣冒死赎了他们的罪,才使人能够得以存留,不被毁灭。耶稣赎的是当时普天下人在旧约律法时期,人因不能守律法而犯下的死罪:约翰壹书2:2他为我们的罪作了挽回祭。不是单为我们的罪,也是为普天下人的罪。

因耶稣亲身担当了我们的罪,罪就不能作我们的主,因我们从此不在律法之下,乃在恩典之下。(罗马书6:14 罪必不能作你们的主。因你们不在律法之下、乃在恩典之下。)

人靠着信来到人中的基督,得称为义人,并因信得救、因信得生。罗马书8:1-2如今那些在基督耶稣里的、就不定罪了。因为赐生命圣灵的律,在基督耶稣里释放了我,使我脱离罪和死的律了。

耶稣来,把人从律法之下释放了出来,脱离罪和死的律了。

律法本是借着摩西传的,恩典和真理都是由耶稣基督来的。

旧约时代的规矩条例,不过是属肉体的。属肉体的不能叫人得以完全(希伯来书 9:9-10)

因信得救的理还未来以先,我们被看守在律法之下,但这因信得救的理既然来到,我们从此就不在师傅的手下了。

耶稣说:“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借着我,没有人能到父那里去。”耶稣开的道路,就是因信称义之路。人靠律法,不能称义,人要想得救,只能信靠来在人中的基督,因神是义的,也把信他的人称为义人。

神应许会再来拯救我们:

希伯来书9:28 像这样,基督既然一次被献,担当了多人的罪,将来要向那等候他的人第二次显现,并与罪无关,乃是为拯救他们。

神再来,与罪无关。因为耶稣已经把人从罪里释放。人就作了义的奴仆。神再来,如经上所记:“义人必因信得生。”

耶和华是我们素来的等候,他必拯救我们。他是我的磐石,在他毫无不义。人因信他,就得称为义。以赛亚书45:25以色列的后裔都必因耶和华得称为义,并要夸耀。

基督徒信而受洗,就律法来说,被称“基督徒”。

使徒行传2:38 彼得说:你们各人要悔改,奉耶稣基督的名受洗,叫你们的罪得赦,就必领受所赐的圣灵;

使徒行传11:26他们足有一年的工夫和教会一同聚集,教训了许多人。门徒称为“基督徒”是从安提阿起首。

彼得前书1:5你们这因信蒙 神能力保守的人,必能得着所预备、到末世要显现的救恩。

基督徒信耶稣,相信“因信称义”的道。如果基督徒,因着基督徒的名分就能称义、通过律法就能称义、得到这末世要显现的救恩,就是在亵渎耶稣!

人称义是因着信,不在乎遵行律法。义若是借着律法得的,基督不是徒然死了吗?加拉太书2:21我不废掉 神的恩;义若是借着律法得的,基督就是徒然死了。

希伯来书10:28 人干犯摩西的律法、凭两三个见证人、尚且不得怜恤而死.29 何况人践踏 神的儿子、将那使他成圣之约的血当作平常、又亵慢施恩的圣灵、你们想、他要受的刑罚该怎样加重呢。

彼得前书2:24他被挂在木头上,亲身担当了我们的罪,使我们既然在罪上死,就得以在义上活。——耶稣第一次来,用自己的死,担当了人的罪;神再来,是为了让信他的人因信称义、因信得生。“复活”,指神再来。

提摩太后书 2:17-18 他们的话如同毒疮,越烂越大。其中有许米乃和腓理徒。他们偏离了真道,说复活的事已过,就败坏好些人的信心。

如果说复活就是指的耶稣死后三日复活,这不就是说复活的事已经过了吗?

历史上的圣徒,在基督里睡了的人一定是相信耶稣死后三日复活的,但是,他们不能因为相信耶稣死后三日复活罪得赦。(哥林多前书 15:17-19基督若没有复活,你们的信便是徒然。你们仍在罪里。就是在基督里睡了的人也灭亡了。 我们若靠基督、只在今生有指望、就算比众人更可怜。)

相信耶稣死后三日复活的保罗,不能因相信耶稣死后三日复活称义(哥林多前书4:4-5 我虽不觉得自己有错、却也不能因此得以称义。但判断我的乃是主。 所以时候未到、什么都不要论断、只等主来、他要照出暗中的隐情、显明人心的意念。那时各人要从 神那里得着称赞。)

今日基督徒能够靠耶稣死后三日复活、罪得赦、得称为义、因信得生吗?

赎罪,只能赎先前犯下的罪,怎么会把其后二千年来普天下人犯的罪也赎了呢?

“因为他用忍耐的心,宽容人先时所犯的罪。”——先时所犯的罪,先时!

希伯来书9:15为此他作了新约的中保,既然受死赎了人在前约之时所犯的罪过——前约!之时所犯的罪!

【总述】耶稣基督为我们做了挽回祭??情感百科解答,更多关于“”的问题关注映森:https://www.zshdch.com/

在线情感咨询,二级心理咨询导师

标签: 耶稣基督为我们做了挽回祭

👉注意《在线测算》付款后显示结果!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

复制成功
微信号: 13410881630
添加老师微信, 1对1情感疏导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