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情感挽回导师?那种挽回情感的导师真的有用吗?

桃花朵朵 91 0

👉注意《在线测算》付款后显示结果!

【引言】高级情感挽回导师?那种挽回情感的导师真的有用吗??映森情感整理,获取情感知识“高级情感挽回导师”的内容如下:

情感目录一览:

情感导师真的有用吗

情感导师可以挽回婚姻,但确定因素很多。

挽回爱情本来就是比较困难的事情,所谓的情感导师,主要还是看一下他个人的能力,或者说他的一些情感经历和水平。

他们挽回就是通过别人的类内心点或者说通过这种情感去感到她,如果另外一个人是因为你的家庭条件不好,本身对你已经没有了感情,那么就是再怎么挽回也无济于事。除非你们两个人是因为感情矛盾,这种问题有可能可以挽回。需要根据情况来决定的。

1、情感导师是个心理咨询师,了解人的想法和行动之间的关系,所以可以倾听您的故事和心声,走进您的世界,了解您的视角和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

2、同时,情感导师需要侧面了解您另一半的想法及TA的视角。您是一面镜子,照见TA。你们相处的模式和所处的环境,与这段关系的后续发展有很大关系。

3、从这些了解到的资料分析你们之间还有没有可能挽回,有多大把握。情感导师可以透过心理测试量表、日常交谈等,让您了解自己内心真正的想法。

4、您确定了自己的想法,知道了TA的重要性和存在意义之后,情感导师才可以陪伴您,一起订下更适合你们两人的情感规划。

5、有了情感导师的陪伴,更方便于学习探索自我,了解自己,明白自己想要的愿景。再用认知疗法等方式改变偏差观念、纠正错误行为,让自己快乐起来。

6、快乐起来了,看事件的角度也会改变,更能够找到双方的真正问题。这样情感导师更容易运用心理咨询技巧协助您建立信心,直面困境。

7、你可以学习各种知识,让自己能够识别人的情绪和需求,应对各种场景。你可以成为斜杠青年,考取可变现证书,提升经济实力,让自己更有能力经营好"家"。你也可以和双方共同朋友通话及出来吃饭聊天,打听他的近况,说明自己的想法和提出希望朋友帮忙,破镜重圆。

你还可以透过健身保养,让自己保持好状态,才能更好的爱别人。这一切,情感导师都可以陪伴着您,一步一步地达成。

免费情感挽回指导(情感挽回大师靠谱吗)

妻子的出走带走了王洋(化名)

对家庭生活的更后一丝幻想

他开始在网上疯狂搜索

挽回妻子的办法

这时

“情感挽回大师”的出现

给王洋带来希望

却不知一场“围猎”已然开始……

2021年12月30日,上海市金山区法院公开开庭宣判“情感挽回大师”诈骗案,对肖某、王某等55名被告人以诈骗罪分别判处有期徒刑十一年至拘役四个月,缓刑四个月不等的刑罚,各并处20万元至2000元不等的罚金。

该案庭审现场

短视频广告契合他的需求

几分钟后,一名自称是“金牌情感分析师”的Y老师主动电话联系王洋,询问情况。王洋将长期压抑在心中的苦闷,以及妻子的冷漠、出轨、出走等一股脑儿地倾诉出来。

在长达40分钟的时间里,Y老师听取王洋的情感困惑,作出“专业”点评:“你妻子常年负面情绪累积无法释放”“你不懂她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并进一步表示“通过情感挽回会让你重获新生”。说完这些,Y老师说起了自己的“辉煌”战绩:“我处理过七八个类似的案例,成功挽回的几率在92%以上,你复合的希望是很大的。”

“那我现在该怎么办呢?”王洋越听越兴奋。Y老师表示,公司有专门的情感专家,都是有心理咨询师证书的,会有针对性地制定具体的解决方案,一个月的咨询费是3888元。听到有费用,王洋有些犹豫了,Y老师立即通过微信发送公司资质、办公环境及荣誉锦旗的照片,证明公司是正规合法的,并进一步诱导:“挽回是有黄金时机的,你需要专业的指导,一段婚姻和一点学费孰轻孰重呢?”王洋考虑再三,支付了3888元的咨询费,双方签署了协议。

升级服务后依旧没挽回感情

图片来源于网络,与正文无关

付款后,Y老师表示,会有专门的专家组针对王洋的情况进行研讨,协商制定更优的挽回方案,并选择更适合王洋的导师对其进行情感挽回服务。随后,Y老师为王洋组建了9人的微信群,群内有分析师、咨询师、客服、客诉等,共同为王洋提供服务。

不久,“专业”的田老师作为“优选之人”上线了,他给王洋提出的“挽回方案”中的第一步是断联,“这段时间你不要主动联系她了,等过几天你送个花、买个小礼物,时不时给妻子制造点小惊喜。”随后,田老师发送了一份爱情类型量表及学员信息表,要求王洋如实填写,并不定时地推送些心灵鸡汤类的文章。几日后,王洋向田老师叹气:“送礼这招效果不太明显,她还是不理我。”

田老师建议他升级服务,升级后,他们可以采取“双向辅导”的形式来促成挽回,即他们会虚拟一个人物,通过微信对王洋妻子进行心理辅导以帮助修复情感。在田老师的诱导下,王洋升级了服务,并支付了升级费1.05万元。签约时,田老师强调,“辅导”的内容将对所有人包括王洋本人保密。

几天过去后,王洋有些坐不住了:“田老师,我妻子现在怎么说,她愿意回头吗?”

“已经有进展了,但现在还不能透露具体情况。”田老师让王洋耐心等待,并拒绝了王洋查看聊天记录的请求。

过了快一个月,田老师告诉王洋:“有点麻烦啊,你妻子和第三者的感情很深,想要挽回的话需要再次升级服务。”他表示公司可以采取分离第三方的手段,即冒充虚拟人物与第三者联系,实现他与王洋妻子的分手。这一次,王洋还是选择相信田老师,他升级了服务,并支付了升级费2.05万元。

后来,好消息并未传来,田老师显得颇为为难:“你的这个事情比较复杂,需要动用我们的金牌分离总监才行。”一打听价格要3.5万元,王洋沉默了,“我真的没钱了……”

冷静下来的王洋仔细一想, 两个多月的时间,除了收到些心灵鸡汤式的文章,并没有享受到什么服务,也没有看到丝毫挽回效果,这更像是一场骗局。

被骗的不止他一人

被“围猎”的失恋者并非王洋一人,18岁的高中生小雨失恋后也将复合的希望寄托在“情感挽回大师”身上,因付不起2880元的咨询费,分析师建议她从花呗借钱。在后期咨询环节,小雨听从情感导师的意见,认真写反思、写总结,不过,更终换来的是男友对她的拉黑。

2021年5月,上海市公安局金山分局接到牛某报案,牛某称为挽回和女友的情感遭遇机构诈骗。接报后,金山分局展开侦查工作,在山东将犯罪嫌疑人抓捕归案。

该系列诈骗案中的被告人肖某、王某等人通过成立心理咨询公司,招募不具备相应专业知识与能力的员工,将他们包装成情感专家,以公司培训或以老带新的方式传授“话术”,通过网络发布广告吸引被害人,先由员工以“分析师”的名义谎称公司具有专业团队和业务能力能够帮助被害人解决情感问题,许诺服务期限内可高概率挽回被害人的情感,在获取被害人信任后以服务费的名义收取费用。后再将被害人诱导至服务部,由员工以“咨询师”名义进行在线聊天,“咨询师”以提高挽回率等为由,推出公司未实际开展亦无能力开展的相关业务,如通过第三方技术对客户需要挽回对象的微信等交友软件进行技术植入,了解挽回对象的相关动态;通过虚拟人物与挽回对象的现男友或现女友联系,实现被害人欲挽回对象与第三人分手;或以各种理由要求被害人延长服务期限,诱导被害人继续签约付款。其中,被告人王某等人通过上述方式骗取300余名被害人钱款共计200余万元;被告人肖某等人通过上述方式骗取被害人钱款共计170余万元。

那些情感导师真的可以挽回爱情吗,这些情感导师靠骗人拿上亿融资

也许你西装革履,在写字楼里谈笑风生;也许一袭工装,在实验室朝九晚九。你拼命工作,想要在钢筋水泥森林里占得一席之地,却忘记了锃光瓦亮的开放式厨房里还缺一个温柔的背影。——致母胎单身几十年的某某某

于是乎,情感咨询,成了别人眼中的风口。真命狙击,分手挽回,脱单指导,也是生财之道。

小鹿情感,缔造七步真男人

你是否想过,你一直以为情感的两情相悦,在一些人眼里,是可以被量化,甚至建立模型的。

近年来传入中国的 “ PUA ”( pick-up artist ,搭讪艺术 ),光大发扬了本应是鼓励人们和异性接近的交往艺术,变成了一些人实施情感欺骗和心里操控的理论依据。

在网络社交里,这种表演拥有了更为广阔的天地,情感导师们通过教授 “ 聊天 ” 技巧,建立聊天模型,经营朋友圈,达到 “ 推倒 ”( 发生性关系 )女性的更终目的。

情感咨询类 App “ 小鹿情感 ” 上一位导师发给学员的材料里,聊天被划分为三个层次:话题层次、情绪层次、关系浅层次。

每个阶段的谈话内容都有严格的归类,包括什么时候表达感受,什么时候延伸第三方性话题,什么时候调情,什么时候营造情绪,什么时候推拉情绪( 通过情绪的冷热节奏带动关系的接近 )。在导师看来,有自己的教授,无论什么样的女孩,都可以拿下。

当然,你也可以选择花钱代聊,导师负责精心规划海市蜃楼。

心动了吗?要的就是要你心动。

在小鹿情感的 App 里,整一个 “ 大型屌丝直男拯救现场 ”:

在这些极具诱惑性和承诺性的文章和直播里,内容脱胎于 “ PUA ” 学, 用的是同一套流量导入逻辑:产生共鸣、引起共识、燃起希望。小鹿情感好似无处不在的 “ 网赚 ” 广告的聚合平台一样一样,设计逻辑目的只有一个:加微信。

平台利用免费公开课以及语音直播吸粉,把流量导入导师微信个人号并进行简单的指导,订单成交后按价格导入不同层级社群、享有不同的权益。

本文的主角,小鹿情感,隶属于北京魅动力教育咨询有限公司,主打线上情感、婚姻咨询业务。天眼查资料显示,该公司三年内获得五轮融资,2018 年入选 “ 2018年 i 黑马中国准独角兽 TOP50 夏榜 ”。

而其创始人巫家民,正是曾经国内 PUA 行业代表人物。

情感咨询和声名狼藉的 PUA,就这么戏剧性的结合在一起,并赢得了诸多资本的 “ 厚爱 ”。

问题是,真有那么神么?

导师们是何方神圣?

在小鹿情感的宣传页面里显示,目前 “ 入驻平台的超过 200 家优质团队,超过 3000 位专业咨询师为超过 1200万 用户提供情感服务。” 每位咨询师都经过平台 “ 严格的资质评估。”

差评君扒了扒这些 “ 优质团队 ” 和导师的底,发现猫腻不止一点。

先说这资质,平台加盟宣传中,一般要求团队建立工作室或公司,同时上传团队成员心理咨询资格证书。然而打开 App,多家团队的资质一栏是这样的:

即只有公司营业执照,没有团队导师资格证。有些甚至连营业执照都不给看。。。

( ????)

说到目前国内官方的心理咨询师资格证,是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职业技能鉴定中心颁发的。而在 2017 年 9 月,更新的国家职业资格目录里已经没有心理咨询师这一职业,2017 年 11 月是心理咨询师资格证更后一次考试, 18 年 5 月是更后一次补考。

也就是说,2018 年 5 月后,国家暂时没有官方认证的心理咨询师。也正是由于国内心理咨询市场的不成熟,给了平台这样的机会。于是乎,在小鹿情感的认证导师里,各种证书满天飞,资格认证鱼龙混杂,比如以下这例:

星海情感教育团队导师证书由深圳市心理咨询行业协会、深圳市市民情感护理中心、深圳市景安精神关爱基金会联合颁发,编号 “ 深情 44 号 ”。

有意思的是,小鹿情感创始人,北京魅动力教育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巫家民,正是证件颁发单位之一景安精神关爱基金会副理事长。

为了了解更多的情况,差评君假借入驻团队的身份和小鹿情感的工作人员进行了沟通。

在平台填写相关资料后,小鹿情感的工作人员联系了差评君。

“ 一般来说,入驻团队需要一个人有证,以工作室或者公司形式存在。”

“ 我们团队有五六个人,都要证吗?”

“ 一个有就行。”

小哥言简意赅。

这也就解释了差评君发现的另一个问题: 调查中,且不看资格证的权威性,每个导师团队一般只上传一张资格证,而这个团队到底有多少无证导师在为消费者提供着心理咨询服务,我们不得而知。

如果按官方宣传的 “ 已入驻 200 团队,3000 名专业导师 ” 来看,“ 一证一团队 ” 的小鹿情感全平台拥有资格证的导师比例为6.7%。这与小鹿情感宣传的 83% 相去甚远。

更有意思的是,百分之九十的情感咨询团队,封面宣传的专业导师,在资质一栏,用的都是别人的资格证。

( 宣传导师与资格证不匹配 )

不能一一对应的情况下,这就为入驻造成了极大的便利:只需要搞到 A 的资格证上传,任何人都可以组建团队入驻,所谓“ 专业性 ”也就成了笑话。

同时,该工作人员还表示,团队入驻后,前期还需要一些平台的考核,包括:每场直播需取得 3000 元以上的盈利,盈利额度考核可与平台协商。

话里话外,必须得赚钱。

戳更脆弱的心,赚更多的钱

创立于 2013 年的小鹿情感距今已有六年的发展历史,但实际上在 2017 年11月和 2018 年 2 月接连获得数亿元融资之前,一直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2018 年迅速扩张,而针对于小鹿情感的投诉,也正是这个时间见诸于各大投诉平台。

在黑猫投诉平台上,百分之八十的投诉为 “ 虚假宣传、诱导消费。” 消费者在付款的时候,无一例外收到了导师的期限性肯定承诺,一旦出现问题,“ 退款 ” 成了比找到真爱更难的问题。

为了追到心仪的女孩子,小 A 在小鹿平台找到了青云团队的导师,听了小 A 大致的情况介绍,导师立即给出了自己的判断:

并不断催促小 A “ 相信导师的专业性 ”,会 “ 马上安排好一切。”

刚刚经受被婉拒的挫折的小 A 深以为然,报名了价值 1888 的 “ 魅力男士 36 计 ” 课程。就在付款后的一小时之内,小 A 发现了网上大量关于小鹿情感的负面投诉,在没有使用课程的情况下,提出了退款。

在没有收到任何课程资料和指导的情况下,导师表示只能退 10%,也就是 188 元。

这是没开始提供服务请求退款的,更多的是在服务过程中,存在导师 “ 不专业、不理人 ” 的情况。

小 B 为了挽回前男友,报名了 “ 白魅情感 ” 的 9800 元挽回课程,对方表示案例简单,

“ 20 天就可以完成,成功率达 97%。”

小 B 当天就打了全款,结果没收到任何所谓 “ 定制的方案 ”,导师在服务期间基本不联系小 B,还让她 “ 不要鲁莽。”

回过神的小 B 要求退款,被导师以 “ 服务时间已过 ” 为由拒绝。

一般来说,小鹿情感的课程 “ 真爱狙击 ” 类价格在 1000元~5000 元,而挽回课达到五千甚至上万元,涉及产品金额较大,其定价缺乏规范性。

前来求助的消费者往往已经遇到重要的情感问题,在病急乱投医的失控状态下,强大宣传背书和看似正规的导师往往更容易取得求助者的信任。回过头来分析,之前导师说的那些放之四海皆准的道理,似乎对自己的实际帮助其实微乎其微。

差评君接触的案例中,消费者均通过微信支付课程费用,这些课程都不在平台以及团队页面有明码标价,且没有合同,求助者也未知晓退款流程。

而说到退款,小鹿情感的不要脸程度堪称一绝。

小 A 在付款前不仅没有收到任何关于退款的告知和条件,在提出退款后,他在 App 里竟然找不到任何相关的选项。

更终差评君在 ” 我 “ 的设置中,“ 关于小鹿 ” 里,在一堆广告宣传里疯狂下拉,“ 查看更多 ”,在 48 个常见问题解答中,找到了有效的退款明细。

而在小鹿情感的官网底部,我们总算看到了明确的 “ 退款说明 ”,然而神奇的是,无论怎么点击,退款说明和纠纷说明都没有任何反应。

简言之,这特么是个假链接。。。

正是由于消费者在纠纷中不知道平台 “ 15天内按比例退款 ” 的规定,导师在隐瞒和拖延中错过了退款时间,造成了投诉无门的尴尬境地。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情感咨询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公开数据显示,全球目前有 2~4 亿人口正在为抑郁症苦恼,心理咨询行业需求巨大。而生活压力的增加,国内关于情感咨询的需求也越来越旺盛,市场广阔,也成了一些人入局的契机。

和需求相比,国内的心理咨询体系一直没有发展起来,服务形式、商业模式五花八门,心理咨询师从业和监管规则也并不完善。

“ 有证 ” 其实仅仅是进入这个行业的底线,更需要评估的是咨询师是否接受过系统的心理咨询培训、有过持续的督导、个案时数、个人体验时数等一系列系统化的内容。

空有市场,在这个行业甚至谈不上发展的时候,以 “ PUA ” 商业逻辑起家的小鹿情感,反而在资质造假、欺骗消费者上登峰造极,捞取和正规心理咨询价格一样甚至更高的财富,败坏的可能不仅仅是行业,伤害的更是那些心理受到创伤,前来咨询的求助者。

更后的更后,差评君还想问那些抱着希望通过所谓 “ 技巧 ”、“ 话术 ” 找到心仪对象的求助者一句:

“ 情感真的可以速成吗?”

哪怕你装的再高级,戴在头上的面具再精致,摘下面具的时候,该是什么样,谁也骗不了谁。

PS:感谢锌财经和黑猫投诉的朋友们的帮助,没有锌财经之前的报道和黑猫平台在案例上的支持,这个选题不会这么顺利的呈现给大家。

“ 希望那个你的意中人,是位盖世英雄,

当他踩着七彩祥云来接你的时候,

你猜中这开头,也看到这结局。”

情感导师咨询(情感大师情感咨询能挽回爱情)

文/妙人儿

几乎每个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情感问题。

当你的情感陷入困境,你需要什么?当然是需要有人来听你倾诉,更重要的是有人来帮你解决问题。

陷入感情泥淖的人,如“失恋”“被离婚”“第三者介入”,就像落入沼泽的人,如果有人及时地向他们伸出“援手”,他们就会像抓住救命稻草一样,深信不疑。

市场上真有这么一家机构,是专门“拯救”有感情问题的人的,美其名曰“在线情感挽救”。

这样的在线对话在这家机构的“心理咨询师”“情感大师”和服务的客户之间几乎每天都在上演。

客户说出自己的情感问题,“情感大师”告诉他解决方案,客户照做了,但没有收效,甚至比以前的状况更差了。

“情感大师”脸不红心不跳地自圆其说:“这就是现在的效果呀,这证明他的心中有你呀。现在分离还属于初期,虽然说只是初期,但是也有了非常大的效果了。”

“情感大师”说了什么,恐怕连他自己都不知所云,但是客户既付了钱,又处于情感的绝望之中,只能听信“情感大师”的话,撞了南墙也不回头了。

比这更荒唐的是,这家机构竟然敢承诺“21天修复感情”。

无论客户的对象处在什么样的情感状况,哪怕是对象已经开始了一段新的感情,这家机构都敢拍着胸脯说:“这个我们能帮你修复!”

局外人自是能清醒地认识到:这怎么可能,感情都是你情我愿的事儿,人家不愿意了,开始新的恋情了,你修复能力再强也没用啊。

可身处其中的人很难这样的理智清醒,他们会在机构的牵引下,看似“步步为营”地开展挽回感情的行动,实则是一步一步地升级服务,投入一笔又一笔的金钱。

在跟客户接触的过程中,这家机构表现得无所不能。

机构表示,如果客户的对象已经开始了一段新的感情,他们也有技术部门,可看到对方的微信后台,通话记录,还可以通过入侵的方式加到对方的微信好友,对其进行心理疏导。

在下单的客户心里,自己只需要花费几千元到上万元的费用,就可以挽回一段感情, 当时客户不会想到,这笔性价比颇高的“买卖”,竟是一个有组织、有策划的骗局。

一、“情感大师”如何拯救失败情感

2021年3月,林女士失恋了,成天成天地打不起精神来,在心里还是不愿意接受失恋的事实,想要挽回男友。

一个偶然的机会,林女士看到了一家专注于“情感挽回”的机构,机构的广告词是“让爱没有遗憾”,深深打动了林女士。

林女士当即跟这家机构联系上了,一位心理导师负责跟林女士对接。

这位心理导师不仅给林女士看了过往客户的成功案例记录,还给林女士看到了客户送给机构的面面锦旗。

这位心理导师跟林女士说:“你这种案例我们这边有很多,很容易挽回的。”给林女士营造一种“解决你这点事儿对于我们来讲就是小菜一碟”的心理暗示。

林女士对此十分心动,但还是抱着谨慎的态度上网查询了该机构的资质,又在心理导师的朋友圈中看了很多其他客户的成功案例,也看了很多客户的留言回复。

林女士方才接受了服务,并缴纳了3888元的费用。

3888元的费用的服务内容包括,为林女士个人定制一套挽回前男友的方案。

心理导师告诫林女士,“千万不要跟前男友有任何联系,如果前男友联系你,一定要把联系的内容告知我。”

林女士问及如何和前男友联系,心理导师说,一定要在她的指导下完成。

在开始定制服务到接下来的20天里,林女士依照心理导师的指导,没有跟前男友有任何联系。

林女士对机构非常信任,把之前和前男友的聊天记录全部发给了心理导师。

心理导师也跟林女士反馈一些听上去很有道理的话,诸如“无论是婚姻还是感情,都是需要双方一起经营的。”

这些话是处于失恋状态的林女士更想听的,她俨然把心理导师当做了自己的知心朋友。

虽然如此,林女士的核心问题并没有解决。她非但没有等到前男友的回心转意,反而等到了前男友已经有了新女朋友的信息。

林女士十分崩溃,当即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心理导师。

心理导师不咸不淡地说:“哦,如果他们已经确认了关系,你这个案子就变得复杂了。你需要再购买13888元的服务,快速达到挽回情感的效果。”

林女士出于挽回前男友的迫切,和对心理导师的信任,支付了13888元,升级了服务。

升级了服务之后,林女士被拉入了一个咨询服务群,这个咨询服务群被称为“专业团队”。

专业团队综合各种信息得出了解决问题的第一步——分离。

如何分离?就是给林女士前男友的现任女友找一个虚拟的男朋友,促成林女士前男友其现女士的分离。

如何达到这一步呢?专业团队说,要借助技术手段,以获取林女士前男友的聊天记录等信息,再以虚拟“第三者”身份,添加林女士前男友的现女友为好友,破坏两人的关系,促成两人分手。

林女士觉得这种方案十分的不妥,表示拒绝。

专业团队很快有出具了第二种方案,就是介入。即由专业团队跟林女士的前男友沟通,促使其回心转意。

林女士觉得这种方案她能够接受,便同意了。

然而,二十天的服务期匆匆过去,林女士的前男友丝毫没有回心转意的迹象。

林女士委婉地试探过前男友。前男友说,根本没有任何人来找他聊过有关于他和林女士的话题。

林女士心中疑窦重生。她要求机构出具他们和她前男友的聊天记录。

机构以“保护个人隐私”为由,拒绝了。所谓的“挽回情感”好像就这样不了了之了。

跟林女士遭遇相仿的还有文先生。

文先生跟前女友分手后,被前女友拉黑了,联系不上,文先生求救无门时,看到了该机构的广告语说:“爱情‘生病’时我们恰好专业”。

文先生被广告语和机构的预期目标打动了,购买了更基础的服务,并依照机构劝导的那样,不盲目行动,一切按照机构的指导来就行。

没多久,心理导师告诉文先生,他的前女友有新的男朋友了,要他购买升级服务才可以挽回感情。

就在文先生犹豫之际,心理导师帮他下了决心:“那个男的跟你比差远了,而且在外面拈花惹草,你前女友要是跟了他就惨了。”

文先生对前女友仍有爱意,怕前女友受骗,马上花18888元购买了升级服务。

交了这笔钱之后,心理导师给了文先生吃了“定心丸”。她说机构会安排人以“第三者”的身份介入到文先生前女友和其现任男友的感情中,伺机拆散他们。

还跟文先生说:“这个事情你就不用管了,好好上你的班就行了。”

文先生也是出于对机构的信任,照做了。

可是没多久,心理导师又找文先生,对他说,你前女友思想有点问题,需要专业的开导,你还需要升级服务。

彼时的文先生被爱情冲昏了头脑,因为太担心前女友,来不及细想,就又缴纳了15000元购买“开导前女友”的升级服务。

让文先生万万没想到的是,交完这笔钱之后,心理导师对他的态度有了180度大转弯,聊天不回,语音不接,仿佛“人间蒸发”了一样。

文先生愤然要求退款,机构表示不可能。因为“分离第三者”时花了大量的演员费、差旅费、服装费等,这些钱都是退不回来的了。

更后,这家机构对文先生完完全全的置之不理。

为了挽回爱情,林女士和文先生因为听信这家“情感挽回”机构的“骗术”,付出了大量的精力成本、时间成本、机会成本和金钱,更终得不偿失。

二、“挽救爱情”实为骗局

林女士和文先生并非个例。

从2018年开始,这家机构就打着“挽救爱情”“挽回婚姻”的幌子,吸引了大量的客户。

警方苦于缺乏证据支撑,一直没有立案。

这种事情报案的不多,即便知道被骗了也通常不报案。

但是循着仅有的几个报案人提供的线索,警方对这家机构展开侦查。

经过调查,警方了解到,这家机构主要由客服部、分析部、咨询部和后勤部四个部门组成。

客服部的主要职责是引流,吸引感情受挫的群体,主动加客服的微信,和他们沟通。

通过客服部获取的信息,这家机构可以获取有情感挽回需求的客户信息。

只要客服部确认该客户具有情感挽回的需求,就会将客户信息推送给分析部,分析部的人员就是心理导师。

心理导师跟客户建立沟通渠道之后,先会大致了解客户的基本情况,如干什么职业,收入如何等。

表面上心理导师会告诉客户,他们会根据挽回情感的难易程度,收取2888元至4888元不等的费用。

实际上,收取多少费用,是根据客户的收入情况来定的。

本来是一个挽回情感的服务,但心理导师在与客户的前期沟通中,必须要问的居然是客户的收入。

如果客户表现出犹豫,心理导师就会“逼单”,跟客户“危言耸听”,加剧客户挽回情感的迫切心理。

在跟客户的前期沟通过程中,心理导师会给予十分肯定的虚假承诺。告诉客户,只要跟我们机构合作,你的情感100%可以挽回。

还会在微信上每天跟客户沟通,这就是所谓的“汇报工作进度”。

心理导师通过自己积极的态度和给予客户虚假的希望赢得客户的信任,这是他们“成事”的基础。

在客户的信任之上,他们就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对策,终极目的是让客户加钱升级服务。

当客户同意升级服务后,就会被推给拥有“专业团队”和更资深心理导师的咨询部。

咨询部跟客户承诺的是,不仅有专业团队提供方案,而且有相应的技术手段来支撑方案的实施。

咨询部给客户留下的印象是高明的。

如果联系不上前男友和前女友,他们可以采取技术手段,通过定位找到前任,可以看前任的聊天记录,可以获取前任的活动轨迹。

就算前任开始了新的感情,他们也可以通过“第三方介入”的方式破坏其感情。

升级服务价值不菲,通常金额在1万至3万元不等。机构会根据客户的收入水平来确定价格。

如此虚假的服务,客户会不满甚至怀疑被骗也是常事。

机构也早就想好了对策。

当客户对服务不满的时候,就会被推给第四个部门,即后勤部。

后勤部也有一套成熟的说辞。

如,“两个月以来,我们为了你这个事情,也花了很多钱,所以退钱是不可能的了。如果确实没能挽救到你的感情,我们也感到非常遗憾,我们可以在能力范围之内给你一些补偿。”

这笔补偿的费用通常在2000至3000元不等。这笔钱跟客户支付的总额相比,实在是九牛一毛。

客户本就情感失意,又加上客户的说辞,很多客户都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更终都打消了继续追责的念头。

客户认栽,便会有更多的客户卷入这个策划周密完备的诈骗圈套当中。

三、被骗之后仍不知

表面上看,客户都是“自愿”接受“情感挽回”服务的,也是“自愿”缴纳各种费用的,但实际上,客户是落入了机构设置的重重圈套之中。

这是一家打着“情感挽回”招牌的机构,实际上,他们骗人的伎俩更加专业。

他们有专业的“话术本”,对什么样的客户说什么样的话才能引其上钩,被这家机构整理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话术本中明目张胆地出现了“堵路”“逼单”这类刺目的字眼。

他们精准地掌握了处于情感低谷期的客户心理。容易轻信别人,并且有强烈的情感倾诉需要,并且,不想让自己的情感问题被别人知道,所以,就算被骗了也不会真的去报案。

他们把自己的机构包装得冠冕堂皇。假锦旗、假案例、假资质一应俱全。而且装备特别齐全,每个客服都有十几部手机。

而所谓的“第三方”科技手段介入,也就是装模作样地拿自己的小号和自己的大号聊天,把自己的小号头像换成客户前任的头像。

或者尝试性地加一加客户前任的联系方式。如果侥幸通过了,他们不会做任何“挽回”的动作,只会说一些无关紧要的话,如“你的快递到了”。

这家机构在如何骗人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资源,但在“心理咨询”方面却丝毫不肯费力气。

他们的员工,都不是心理学专业的,也没有获取相应的资格证书。入职培训是“话术培训”,而非心理咨询培训。

机构中穿着端庄的高级心理咨询师,资深情感顾问,实则都是些“挂羊头卖狗肉”的骗子。

机构的员工也不是奔着给客户解决问题来的,而是奔着钱来的。

他们工作的目的特别单一,就是骗取客户不断付钱升级服务。

老员工做久了也觉出这是诈骗,但囿于高工资的诱惑,就打着“做一段时间就好”的打算继续做下去。

就是这样一家以“情感挽回”为名,以“诈骗”为实的机构,几年来拥有的客户遍布全国,多达5000余人。

当警方联系他们时,部分客户出于“面子问题”或者其他顾虑,还不愿意承认自己被骗了的事实。

正是被骗子掌握了客户的心理,所以客户才会一次又一次的上当受骗,甚至受骗之后还不自知,或者不敢承认。

这也提醒我们遇事一定要冷静,用理智思考问题,不要轻易相信虚假的、不切实际的承诺。

人的情感经营,永远都是双向奔赴,能够决定情感走向的,只有两个当事人。

想挽回一段感情,要靠自己真情真心,靠一些所谓的“专业”技能,科技手段,只会南辕北辙,加剧感情的丧失。

图片来源网络 侵删

网上的感情挽回师可信吗,情感挽回大师真能挽回感情

原题:沪上首起“情感挽回大师”诈骗案宣判!主犯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一年!

妻子的出走,他在网上疯狂地搜索挽回妻子的办法。这时,“情感挽回大师”的出现给他带来希望。原以为是救赎之光,却不知一场“围猎”的开始。2021年12月30日,上海市金山区人民法院依法公开开庭宣判“情感挽回大师”诈骗案,对被告人肖某某、王某某等55名被告人以诈骗罪分别判处有期徒刑十一年至拘役四个月,缓刑四个月不等,并处罚金人民币二十万元至二千元不等。

几分钟后,一名自称是 “金牌情感分析师” 的Y老师 主动电话联系 王洋,询问感情危机。王洋遂将长期压抑在心中的苦闷一股脑儿地倾诉出来。Y老师听取王洋的情感困境,并作出“专业”的点评:“你妻子常年负面情绪累积无法释放”“你不懂她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并进一步表示:“通过情感挽回会让你重获新生。”末了,Y老师提及自己的“辉煌”战绩:“我处理过8个类似的案例,成功挽回的几率在92%以上,你复合的希望是很大的。”Y老师表示,公司有专门的情感专家,都是有心理咨询师证件的, 会有针对性地制定出具体的解决方案 ,一个月的咨询费是3888元。

谈到费用,王洋有些犹豫了,Y老师遂立即通过微信发送公司资质、办公环境及相应的荣誉锦旗,以证明公司的正规合法,并进一步诱导:“挽回是有黄金时机的,你需要专业的指导,一段婚姻和一点学费之间孰轻孰重呢?”王洋考虑再三,听从了Y老师的建议,支付了3888元的咨询费, 双方签署了协议 。

付款后,Y老师为王洋组建了9人的微信群,他表示群内有分析师、咨询师、客服、客诉等,共同为王洋提供服务。

不久,“专业”的田老师作为“优选之人”上线了,他给王洋提出的“挽回方案”第一步是断联,“这段时间你们不要再主动联系了,等过几日,你送个花,买个小礼物,时不时给妻子制造点小惊喜。” 随后,田老师发送了一份爱情类型量表及学员信息表,要求王洋如实填写,并不定时地推送些心灵鸡汤类的文章。

几日后,王洋向田老师叹气:“送礼这招效果不太明显,她还是不理我。”田老师建议道:“你可以尝试 升级服务 ,升级后,我们可以 采取‘双向辅导’的形式来促成挽回 。即我们会虚拟一个人物,通过微信对你的妻子进行心理辅导以帮助修复情感。”

在田老师的诱导下,王洋升级了服务,并支付了升级费10500元。签约时,田老师强调, “辅导”的内容将对所有人 包括王洋本人 保密 。几日过去后,王洋有些坐不住了,田老师让王洋耐心等待,并拒绝了王洋查看聊天记录的请求。

临近一个月时,田老师突然上线:“想要挽回的话需要 再次升级服务 。”他表示,可以采取“分离第三方”的手段,“即冒充虚拟人物与‘小三’联系,勾引他,实现他与王洋妻子的分手。”这一次,王洋还是选择相信田老师,他升级了服务,并支付了升级费20500元。

转眼一个月又快到了,捷报并未传来,田老师显得颇为为难:“你的这个 事情比较复杂,需要动用我们的金牌分离总监才行 。”一打听价格,要35000元,王洋沉默了,“我真的没钱了……”

冷静下来的王洋仔细想来,两个多月的时间,除了收到些心灵鸡汤式的文章,并没有享受到什么服务,也没有看到丝毫挽回效果,这更像是一场骗局。

被“围猎”的失恋者并非王洋一人,18岁的高中生小雨失恋后也将复合的希望寄托在“情感挽回大师”身上,因付不起2880元的咨询费,分析师建议她从花呗借钱。在后期咨询环节,小雨听从情感导师的意见,认真写反思、写总结,不过,更终换来的是男友对她的拉黑。

法院经审理后查明,上述系列诈骗案中的被告人通过成立心理咨询公司,招募不具备相应专业知识与能力的员工,包装成情感专家,以公司培训或以老带新的方式传授“话术”,通过网络发布广告吸引被害人,先由员工以“分析师”的名义谎称公司具有专业团队和业务能力能够帮助被害人解决情感问题,许诺服务期限内可高概率挽回被害人的情感,在获取被害人信任后以服务费的名义收取费用。后再将被害人诱导至服务部,再由员工以“咨询师”名义进行在线聊天,“咨询师”再次以提高挽回率等为由,推出公司未实际开展亦无能力开展的相关业务,如通过第三方技术部门对客户需要挽回对象的微信等交友软件进行技术植入,了解挽回对象的相关动态;通过虚拟人物与挽回对象的现男友或现女友联系,勾引该第三方,实现被害人欲挽回对象与第三人分手;或以各种理由要求被害人延长服务期限,诱导被害人继续签约付款。其中,被告人王某某等人通过上述方式骗取300余名被害人钱款共计200余万元;被告人肖某某等人通过上述方式骗取被害人钱款共计170余万元。

法官说法

随着人们对情感咨询、情感挽回诉求的增多,各式各样的情感挽回机构相继诞生,它们利用分手时一方急病乱投医的弱点,推销所谓的“分离小三”“情感挽回”等服务,游走在法律和道德的边缘。

本案中,涉案被害人因情感遭受创伤,试图通过专业机构、专业人士寻求解决之道,但却遭受二次伤害。心理咨询本是通过语言等交流媒介,通过询问者的述说、咨询者的询问、双方共同探讨等,找出引起心理问题的原因,分析问题的症结,进而寻求摆脱困境的解决办法。

然而,上述案例中涉案的55名被告人中23名仅有初中、高中学历,学历更高的为大学本科,且仅有3名,无任何从业经历和职业教育背景。员工招录后未进行过系统的专业培训,多以老员工带新员工的形式熟悉公司业务及“话术”流程。 公司 将相关人员包装为“情感导师”“高级婚姻家庭指导师”“意象对话心理咨询师”等身份对外进行宣传, 虚构专业能力开展情感挽回业务 ,但国家职业资格目录中并无婚姻家庭咨询师的职业资格。 其行为的诈骗性质明显,危害性较为严重 。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当遇到情感受挫时要保持理性,提高防范意识,不要被所谓的“情感挽回”咨询服务所迷惑,以免遭受二次伤害,一旦发现此类骗局,请保留相关证据并第一时间报案。

更多精彩内容,请在各大应用市场下载“大武汉”客户端。

【回顾】高级情感挽回导师?那种挽回情感的导师真的有用吗??看完不再为情所困,更多关于“那种挽回情感的导师真的有用吗?”的问题关注映森:https://www.zshdch.com/

在线情感咨询,二级心理咨询导师

标签: 高级情感挽回导师

👉注意《在线测算》付款后显示结果!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

复制成功
微信号: 13410881630
添加老师微信, 1对1情感疏导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