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工蜂怎么挽回蜂巢?怎么处理工蜂工产的方法?不懂就往下看,情感精细讲解“工蜂怎么挽回蜂巢”的内容如下:
情感目录一览:
请问蜜蜂蜂巢掉落怎么办?
你好,蜂巢掉落的话,分两种情况。
一:自然掉落,蜜多加重巢脾时,蜂会自加固巢基处与外物接合面的,这种加固腊除腹部泌腊片的纯腊外,工蜂还会掺树胶混和纯腊加固巢基面的,再重,脾与脾间用腊柱连接起来,蜜再多,巢孔裂蜜流出巢门外,脾不掉的。
二:人弄掉,再绑上框,竹片夹好帖框上,蜂自己会固定好的,基本三天,五天后可解绑。
如果是活框养殖的话,把巢皮上的蜜割掉,重新绑在框上,用细竹条夹住,用细绳绑住就可以了,如果是土养蜂的话,掉的不多的话,蜂子批出完了,铲掉就好了。如果全掉了,建议你换个蜂箱。
蜜蜂出巢采蜜怎么还能回原巢?一一
蜜蜂是依靠什么来找到蜂巢的
一是蜜蜂的视觉和嗅觉功能,其次是地形和地面物体与太阳的位置,更后是偏振光几项同时来对蜂巢位置进行定位,而在接近蜂巢的时候蜜蜂则依靠颜色和气味来寻找到蜂巢。
蜜蜂的这种定位功能还与蜜蜂的眼睛有关,曾经蜂部落在一篇中文章中对蜜蜂的复眼有过介绍,蜜蜂的复眼由数千只小眼构成,而蜜蜂的这种定位能力就是利用复眼顶部的一部分小眼来与空中的紫外偏振光进行定向导航,然后通过巢脾横竖平面上的舞蹈将蜂巢、食物、太阳三者联系起来,在嗅觉和视觉的辅助下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信息系统,保证蜜蜂在远距离采蜜的时候也不会迷巢。
曾经有研究人员对数百只蜜蜂装上微信雷达发射器进行实验,在实验中发现工蜂开始试飞的范围在距离蜂巢10到30米的范围,然后就会回巢,但是在蜜蜂开始采蜜前的3个星期中会把这个试飞路线延长,而且蜜蜂飞行的路线越长飞得就越高。
其实蜜蜂也是会飞丢失的,从上面的实验中我们可以看出,蜜蜂需要很多固定的物体作为标识,如果当地地面上没有明显的标志物体,蜜蜂也是会出现迷巢现象的,所有有经验的养蜂人都会将蜂箱涂成不同的颜色来让蜜蜂找到回家的路,正是为了防止蜜蜂迷巢。
蜜蜂逃跑蜂巢怎么处理?
家养的蜜蜂逃跑了的话,肯定是有蜂蜜的话取出来,然后将桶清理干净,这样以后还可以重新饲养的。
一、蜂种知识
1、中蜂:中蜂全称中华蜜蜂,不但是我国独有的优良蜂种,同时也是我国养殖历史更悠久的蜂种,优点是对我国自然环境有极强的适应能力,缺点是产蜜性能不如意蜂且易自然分蜂和弃巢迁飞,比较适合在地形复杂且蜜源分散的山区养殖。
2、意蜂:意蜂全称意大利蜂,不但是蜜浆兼产型理想品种,同时也是生产花粉和蜂胶的理想蜂种,优点是群势强大且产蜜性能远远强于中蜂,缺点是对我国的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远比不上中蜂,比较适合在地形简单且蜜源集中的平原养殖。
二、蜂群结构
1、蜂王:蜂王是受精卵发育成的雌性蜜蜂,正常情况下一个蜂群中有且只有一只蜂王,主要作用是产卵来繁殖新蜂并通过分泌蜂王信息素来维持蜂群的秩序。
2、工蜂:工蜂是受精卵发育成的雌性蜜蜂,正常情况下一个蜂群中有数万只工蜂,主要作用是负责几乎所有的劳作,例如采集食物、修筑蜂巢、哺育幼虫等。
3、雄蜂:雄蜂是卵细胞发育成的雄性蜜蜂,正常情况下一个蜂群中有数百至上千只雄蜂,主要作用是与新蜂王交尾且交尾后很快便会因生殖器官脱落而死亡。
三、生活习性
1、社会性:蜜蜂是典型的社会性昆虫,群体由工蜂、雄蜂和蜂王构成,其中工蜂负责群体内外几乎所有的劳作,雄蜂专门负责与新蜂王交尾,而蜂王则主要负责产卵来培育新蜂。
2、分蜂性:蜜蜂利用分蜂来繁育种群,分蜂多发生在蜜源丰富且气候适宜的春季,分蜂时老蜂王和部分工蜂离开蜂巢并另觅新址筑巢,原蜂巢则留给即将出房或已出房的新蜂王。
3、变态性:蜜蜂是完全变态发育昆虫,三型蜂都要经历卵、幼虫、蛹和成蜂这四个阶段,其中蜂王从卵到蜂大致要16天,工蜂从卵到蜂大致要20天,而雄蜂从卵到蜂大致要23天。
4、排他性:蜜蜂依靠群味来辨别异同,除了雄蜂以外群味不同的两只蜜蜂将大大出手,同时蜂群的巢门口也有守卫蜂在守卫蜂巢,若他群蜂靠近巢门便会受到守卫蜂驱赶或攻击。
蜜蜂合并后回蜂怎么办?
合并蜂群是指将两群或多群蜂合并成一群蜂,例如蜂群无单独成群价值时往往会合并到其他蜂群中,但合并蜂群时若操作不当又常常出现回蜂现象,而回蜂不但使并群失去意义且可能干扰蜂群正常秩序,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蜜蜂合并后回蜂怎么办吧!
一、回蜂原理
回蜂是指蜂群被人为改变位置时工蜂飞回原巢的现象,原理是新工蜂在出巢从事巢外工作之前都会提前认巢,回巢时便能根据记忆的位置和标志准确的找到蜂巢,另外一般情况下已认巢的工蜂基本上不会再次认巢,但自然分蜂等特殊情况时已认巢的工蜂也是会重新认巢的。
二、回蜂处理
蜜蜂合并后回蜂不但会使并群失去意义,严重时还会干扰蜂群正常秩序且极易引发盗蜂,因此出现回蜂时养蜂人要及时进行处理,其中更简单的办法是将回原巢工蜂再次并入蜂群中,然后堵住蜂箱巢门等工蜂自行咬开并重新认巢,另外原蜂巢处也要用树枝等东西掩盖起来。
三、回蜂预防
合并蜂群时预防回蜂的办法虽然有很多,但更常用且行之有效的办法主要有两种,其一是将要合并蜂群搬离3公里以上且稳定后再搬回来并入其他蜂群,其二是相向慢慢搬移蜂箱并更终使两个蜂箱巢门靠在一起且不打架后再合并蜂群,另外只合并未认巢新工蜂也能预防回蜂。
四、注意事项
1、回蜂是工蜂在本能驱使下的正常现象,若回蜂量较少时一般可不作任何处理,但若回蜂量大则要及时处理以免削弱蜂群的群势。
2、蜂箱的巢门千万不能堵得过于严密,否则可能出现工蜂无法咬开的情况,一般只需用浸水的纸巾或稀泥将蜂巢轻轻封一下即可。
3、蜜蜂近距离定位蜂巢主要靠的是视觉,因此改变原巢附近的标志物有利于预防回蜂,例如可用树枝或树叶将原蜂巢处掩盖起来。
有什么办法让蜜蜂吃饱而且快速飞回窝里?
一、寻找野蜂
1、从季节出发春天在分蜂季节,选择地方干燥避雨的,附近没有障碍物,眼前是开阔的,向阳的地方。夏天向风,冬天背风。
2、从地理位置,沿着林子边缘,以空心有洞的大树为搜索目标,认真寻找,选择有石头比较多的地方,大老树,坎坷的堤坝,围墙边脚,废旧房屋。
3、从观察跟踪踩水,踩蜜工蜂,水蜂500米范围,蜜蜂3公里,看圈数1圈1公里范围,2圈是2公里范围,3圈是3公里范围,加上工蜂飞行方向。采水蜂大部分是老蜂,飞行路线不会很远。入山找蜂时,要留心水源边沿,如果发现有采水蜂,就表明附近有蜂巢。采水蜂在下降和起飞时,都是绕圈子飞行的。如果飞来时打圈是逆时针方向,而回去时是顺时针方向,就表明蜂巢在山的左边;如果打圈的方向与上述相反,则表明蜂巢在山的右边。
4、工蜂在认巢飞翔或爽身飞翔时,常在蜂巢附近排下许多粪便。采集蜂在出巢起飞时,也常先排掉粪便后才飞往采集。因此,在蜂巢周围的树叶、杂草上,必有很多蜂粪。蜂粪呈黄色,一头大,一头小,通常大的一头总是朝着蜂巢的方向,应按照这个方向去寻找。若发现峰粪逐渐密集,那么附近就必有蜂巢大约在3/400米范围内了。
5、听声音,和看天上的工蜂飞行方向,判别工蜂远近,一般也500米左右,这些声音和飞行方向可以在两边都有障碍物,你站中间就容易听到和看到。
6、选择时机,分蜂季节蜜蜂勤奋出工多,秋天干燥不下雨容易看到大便,春天下午2点左右,秋天下午3点左右新蜂试飞。下雨过后第一次天晴。
7、找到一个蜜粉源基地,归巢蜂飞行速度慢、声音混浊、尾部下垂或两腿带有花粉团,行径成直线。后者是我们追踪的目标。
8、根据幼蜂试飞找蜂巢的方法值得推荐。晴朗的天气,每天下午2—3点,幼蜂会出巢在巢前试飞半小时左右。这种飞行混乱无序,声音大且嘈杂。听到这种声音寻觅而去,可找到蜂巢。
9、采用沿途追踪工蜂的方法,寻找蜂巢。其方法有多种。
①跟踪采集蜂法 在晴天上午9~11h,在山谷出口处观察回程蜂的飞行路线,也可以观察花上采集蜂的动向。如果有数只回程蜂飞往同一方向,就可以沿着这个方向进行跟踪,每次前进30~50m,更后就可能找到蜂巢。
②挂蜜燃脾引蜂跟踪法 在高地的上风处,把带叶的树枝蘸上蜂蜜挂在离地2m高的地方,并燃烧一些旧巢脾,使蜂蜜和蜡的气味散发出去,招引野生蜜蜂,然后注意吸饱蜂蜜的野生蜂的飞行路线。与此同时,在相距数十步远的地方的另一个高地上,也用同样方法的招引并观察蜜蜂的飞行路线。这2条飞行路线相交叉的方位,往往就是蜂巢的所在地。
③煮蜜引蜂跟踪法 在晴暖的天气,在山中的高岗处,支起锅灶点燃火堆,把高浓度的蜂蜜放到锅中煮至沸腾,用蜂蜜的香味吸引野生中蜂来采集。根据蜜蜂返回的飞行路线追踪,寻找蜂巢。在追踪过程中,若失去踪迹,在蜜蜂飞行路线的附近再煮蜂蜜,吸引蜜蜂。反复数次定位寻找,就可准确地找到野生蜜蜂的蜂巢。
④欲擒故纵跟踪法 捉住即将归巢的采集蜂, 在蜂腰上绑1根 300~400 mm长的细线,另一端粘上1片宽10mm、长数厘米的纸片,然后释放跟踪。通常重复几次,就可以找到蜂巢。
⑤根据采集蜂回程打圈和飞行高度判断蜂巢距离 当蜜蜂采好粉蜜后,起飞时往往会打1~3个圈子,然后才按一定的高度笔直地飞向蜂巢。根据回程采集蜂起飞时打圈的次数和飞行的高度来判断蜂巢的远近。起飞时只打1个圈子,蜂巢不会很远;打 3个圈子的,蜂巢处于2.5km以外,追踪比较困难。如回程蜂在离地3m左右的高度飞行,说明蜂巢约在250 m的地方;若飞行的高度在6m以上,就说明蜂巢较远,不可盲目追踪。
10、此外,可以向山区的药农、猎人等这些经常在山中活动的人等了解野生蜂的踪迹,为猎捕提供线索。
(二)定点诱引,长期
1、夏季诱引野生蜂,应选择阴凉通风的场所,冬天应选择避风向阳的地方。在座北朝南的山腰突岩下,不受日晒、雨淋,而且冬暖夏凉,是更为理想的诱引地点,宜四季放箱诱引。另外,南向或东南向的屋檐前、大树下等也是较好的地点。根据蜜蜂的迁栖规律,诱蜂地点春夏季节设在山上,秋冬季节设在山下。
2、诱引箱放置的地点必须目标显著,这才容易为侦察蜂所发现,而且蜜蜂飞行路线应畅通,如山中突出的隆坡、独树、巨岩等附近、都是蜜蜂营巢的天然明显目标。
3、诱引箱要避光、干燥、洁净,没有木材或其它特殊气味。
(1)有“疤”箱:具有脾基的有“疤”箱桶。经过蜜蜂投居1~2天后过箱,留着新筑脾芽的箱桶尤其理想,巢门保留几个小孔即可。常见的蜂桶下口的口径约30厘米,口边打几个手指大的缺口作巢门,离口约20厘米处纵横串几根竹条,竹条上面铺棕皮。棕皮上面再塞紧稻草或麦粮草,然后安置在乎坦石块上面,桶的上口用棕皮封住,并覆盖树皮石块。
(2)新式蜂箱:为使诱引到的野生蜂同时接受新法饲养,可采用新式蜂箱。在箱内先排4—5个穿上铁线及窄条巢础的巢框,不宜用全框巢础,隔板外的空间应用软草塞满。如巢础经蜂群筑成脾芽,效果更好。新式蜂箱巢门只留3.3厘米宽、1.1厘米高,在排放以前,先把巢框和内盖钉牢。蜂箱排放更好依附岩石,并把箱身垫高,左右迭好石块保护,箱面加以覆盖,并压石头,以防风吹、雨淋及黄褪等的侵害。
(3)定时检查。放箱诱引,要定时进行检查。分蜂季节一般3天检查1次。久雨初晴,要及时检查。发现野生蜂进箱,待傍晚蜜蜂归巢,闭好巢门搬回。旧式箱、筒更好当晚借脾过箱。
4、巧诱野蜜蜂
配方:白糖250克,新鲜蜂蜜10克。
使用方法:将药物按配方比例混合搅拌均匀,撒在禾草上放入蜂桶内,然后,把蜂桶放于野外山顶上,大约5天后,周围七八里的蜜蜂都会飞来群集蜂桶内。
蜜蜂分家怎么收回来?
分家是养蜂人对蜜蜂发生自然分蜂的俗称,蜂群发生自然分蜂后一群可变成两群或多群,虽然活框蜂箱饲养的蜂群多数都是人工分蜂,但传统土养的蜂群基本还是依赖自然分蜂,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蜜蜂分家怎么收回来吧!
一、分家时间
蜜蜂自然分蜂多发生在蜜源丰富且气候适宜的春季,从一天来看又多发生在晴朗天气的上午7时至下午16时,尤其是中午11时至下午15时自然分蜂发生得更为集中,因此发现蜂群中的王台已封盖时一定要密切关注工蜂的动态,例如工蜂停止采集且异常骚动表明蜂群随时可能自然分蜂。
二、蜂群结团
蜜蜂发生自然分蜂时分蜂群实际上并不会径直飞走,而是会在原巢附近有一定高度的附着物上结团,等蜂王进入蜂团后其他工蜂也将迅速落在蜂团上,若蜂团中没有蜂王则工蜂结团不稳定且很快便散团,散团的工蜂要么寻找有蜂王的蜂团重新结团,要么飞回到原巢中加入原蜂群中。
三、收回蜂群
收蜂时可将收蜂工具内喷洒些蜂蜜水或糖浆,然后轻轻的用烟将蜂团驱赶到收蜂工具中,更后再将蜂群过箱到正常蜂箱中饲养即可,值得注意的是收蜂之前要先观察蜂团中有没有蜂王,其中有蜂王的蜂团下方往往有凹陷形成的空洞,而没有蜂王的蜂团结团不稳定且没有这样的空洞。
四、蜂群管理
1、过箱:蜂群收回来后要及时过箱到正常蜂箱中,过箱时可利用蜜蜂恋脾习性提前在蜂箱中放些巢脾,过箱后要及时用蜂蜜水或糖浆饲喂一次以快速稳定蜂群。
2、防逃:蜂群过箱完成后一定要做好防逃措施,例如蜂箱绝不能有令蜜蜂讨厌的异味,另外过箱后的1~2周内蜂箱巢门上更好能安装上防止蜂王出逃的防逃片。
3、饲喂:蜂群过箱后一段时间每天傍晚都要用蜂蜜水或糖浆饲喂一次,这样一来可为蜂群提供正常生存所必须的食物,二来还能激励工蜂造脾和刺激蜂王产卵。
【回顾】工蜂怎么挽回蜂巢?怎么处理工蜂工产的方法?看完不再为情所困,更多关于“怎么处理工蜂工产的方法”的问题关注映森:https://www.zshdc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