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言】挽回成就型人格?成就型人格成功后怎么做?老司机告诉你,答案往下看“挽回成就型人格”的内容如下:
情感目录一览:
成就取向型人格名词解释?
成就型人格的的性格特点是什么?成就型人格的人是一个实践者,追求成就,有强烈好胜心,常与别人比较,喜欢接受挑战,全心全意去追求一个目标,动力十足。
作为讨好型人格如何去挽回前任?
1. 讨好型人格的过度付出
在长期的过度付出中已经形成了忽略自己的需求的习惯,例如蒋方舟,曾经说过自己年少成名,因此相处中会遇到很多大人物,久而久之形成习惯注重他人的需求,忽略自己的需求,从而很少与人发生真实的关系,也就是与人的相处过程中作出真实的反应,表达真实的需求。
在参加奇葩大会的时候她也分享了自己恋爱中怎么讨好别人的:
她谈恋爱的时候,男朋友在电话过程中责骂她,然后她一直道歉,道歉了2个小时,但对方认为这个道歉很敷衍,挂了电话后便一直打一直打。她看着密密麻麻的来电显示,吓得浑身发抖,但她不敢跟对方说“你不要再给我打电话了,再这样下去我会生气”这样的话。过了一段时间,她再回想起这段经历,她觉得很恐怖,因为即使在如此亲密的两性关系中,她好像都不会去表达自己真实的情绪,不会跟对方争吵,害怕起冲突,害怕让别人觉得不高兴。
对他人,由于习惯了过度付出,让身边的人下意识的习惯你的付出,更加不利于他人的人格健全,渐渐会让对方丧失自主能力。
2、讨好型人格鉴定
其实,有很多人对于自己成为讨好型人格是不自知的,那么如何鉴定自己是否为讨好型人格呢?一般来说,在心理学认为,讨好型人格的特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需求方面,对自己的需求置若罔闻,对他人的需求有求必应,认为拒绝是一件很难的事。
2、在原则方面,没有自己非得坚守的原则,轻易因他人改变自己的想法。
3、在情绪方面,对于他人的情绪变化尤为关注,甚至会想法设法调节他人情绪;对于自己的情绪从来不放在心上。
4、在姿态方面,从来保持低姿态,希冀他人给予肯定从而获取自信,取得安全感。
5、在距离方面,没有边界感,总是希望自己被他人需要,讨好他人拉近距离;当发现对方把自己当外人,会很失望。
其实这些特点并非先天形成,很大程度上与讨好型人格这类人的童年或早年经历有关,以蒋方舟为例,就是因为年少成名,因此她的人际交往圈子就更加特殊化,因此她需要早早成熟,懂得人情世故,但其实往往我们过于在意他人,就容易失了自己,将自己放置在低位,让他人忽视了自己。
所以我们更应该做到知世故而不世故。当你做到这一点之后,在社会上获得认同感将无需通过他人,要学会自己给予自己认同感,由此提升自我价值,健全独立人格。
将幸福感托与他人之手,往往都是一种无能的表现,当自己足够强大,将不再需要过度依赖他人。当然,说了很多关于讨好型人格的一些缺点但其实他们也有一些缺点,我们需客观看待,比如他们虽然过度在意他人感受,但反过来看,这样的朋友或恋人,在难过需要安慰的时候,谁不希望有一个。
3、“告别”讨好型人格
当你完成以上的鉴定之后,假如你是“讨好型人格”,那么恭喜你,假如你想要挽回前任,就看下去。接下来我们将谈到“讨好型人格”如何挽回前任,做到以下五点"告别"讨好型人格,挽回将轻而易举。
1. Get鉴定技能“告别”讨好型人格其实就是一个认识自我的过程,拥有“讨好型人格”的人一般都有不重视自我的特征,相反他们过于重视他人的感受,所以,在这个过程当中“讨好型人格”需要有认识自我的能力。
2. 改变错误观念归根结底,心理学当中认为形成讨好型人格的根源其实就是他们拥有三个错误的核心信念:
1.我很弱小,我需要别人
2.为此我必须要做些什么才能留住别人
3.在这个过程中我不配提出自己的需求,而且我要尽量满足他人这三个错误的观念,更终成就了他们。解决这三个观念就是要树立另外三个正确观念
:1. 我很强大,我自己可以
2. 我值得被爱,不需要迁就别人
3.我要在满足自己的前提下满足他人
3. 学会欣赏等价的爱情
在心理学中认为,在感情当中更应该追求的不是绝对的索取,而是平衡。将爱情比作是一家银行,如何才能长久经营?我们将付出的称为支出,将索取称为收入,当收支平衡了我们的爱情银行才能长久运营。因此我们要学会欣赏等价的爱情,让自己习惯平衡的感觉。
4. 能够主动,但绝不是讨好
挽回该不该“求“?挽回当中应该主动,我们认为,这个“求”可以是对于自己想要的应该主动“追求”,但是这绝不意味着讨好得“乞求”。
讨好和追求有什么差别呢?追求是带有自主权的,带着充分的个人感情色彩,带着目标;而讨好往往是一种低姿态的表达,用一味的付出去求得对方,渐渐丧失自我,这觉不利于挽回。
5. 爱自己,就拒绝伤
害在挽回前任的时候,很多人会不注意的受伤。有的是自己带来的伤害,想要挽回前任,急于求成,将自己降到更低姿态,对于身体和心灵的践踏,是难以复原的伤害。有的是他人带来的伤害,在挽回过程中,让他人觉得你不值得珍惜,因为你的轻易,一味的迁就,不会拒绝,促使了对方的一次次踩界,带给你伤害。因此在挽回过程中,我们决不能自伤和被伤进行到底,学会拒绝伤害是首要任务。
4、一味迎合是潜在风险
很多“讨好型人格”在分手后,没有能够明白自己在感情中的潜在风险,这样在未来的感情生活中还会吃亏,因此在“告别”讨好型人格之后
,还需要明白一味迎合是潜在风险的道理。“讨好型人格”其实在很多人的择偶标准里,算是优点,因为他们善解人意,不会轻易拒绝你,容易原谅伤害。心理学认为这些表现其实和家庭教育也是挂钩的,家庭教育当中,常常教育孩子要“懂事”的家庭教育出的孩子,长大后更易形成“讨好型人格”;而家庭教育中,要求孩子要尊重自我,培养独立人格的家庭教育出的孩子,长大后不会形成“讨好型人格”。
而这两种家庭教育出的孩子,第一种孩子相对来说不容易获得幸福,而第二种孩子更加容易获得幸福。因为第一种孩子在感情生活更加容易受到伤害,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吸渣体质”。
他们常常以为对伴侣进行讨好能够使感情长久,更善于在感情当中作出让步,但其实这种一味迎合恰恰在对方心中埋下了“一而再,再而三”的种子,种子将在心脏的温室环境中的到滋养,慢慢生长,这是一种潜在风险,因为保不齐哪天会发芽长大,成为破坏感情的利器。
但“讨好型人格”的内心OS常常是“算了吧”“没必要深究”,这都是为了避免正面的冲突,但其实他们不知道的是,一味迎合式的“温水煮青蛙”往往更加致命。
成就型人格的具体特征
1)自恋且自负
成就型人格者往往对自己的能力过度的夸大。在没有遇到失败的时候,他们觉得自己什么都能做,什么都行。在这个处处都是竞争的世界中,成就型人格者总认为自己是处于金字塔更顶端的那群人。无论自己是否成功,都认为自己该被其他人所仰慕,尊重,甚至看不起别人。
Howard:(在线测试)自恋型人格障碍 在线筛查测试自恋性人格障碍Howard:什么是自我型人格,如何测试筛查自我型人格?
(2)喜欢炫耀,虚荣心强
成就型人格者其实是非常没有安全感的,他们害怕因为自己的某些缺点而被别人看不起。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他们会向周围的人夸大自己的优点和自己的小的成就。甚至如果自己的三大姑八大姨中有成就比较高的,也会向周围的人炫耀,以此来彰显自己的家庭有多么的好。他们希望得别人的夸奖和仰慕,一些恭维的话对他们非常受用,会使他们非常洋洋得意。
带你了解什么是成就型人格,轻松构建亲密关系!
当今社会是比较孤独的,幸福的婚姻都离不开经营。人和人之间更好的关系就是彼此成就,在生活中你们会不会遇到成就型人格的人呢?
喜欢接受挑战,追求价值是成就型人格的一大特征,这类人会把你自己的价值与成就连成一线,全心全意去追求一个目标,例如章子怡就是成就型人格,她属于目标感很强的人,一个目标一旦制定之后,他就会想方设法去达成,从小时候苦练舞蹈到后来在演艺圈风生水起,她知道机会都是靠自己争取的,后来演《卧虎藏龙》的时候,章子怡的努力也撑起了他的野心,后来不负众望成为国际影后,她就是典型的野心与理智并存的人。
对于成就型人格来说会认为“做”比感觉更重要,“做”才是达成目标的更·好的方式,他们喜欢竞争和挑战,追求成就,追求地位,怕被社会抛弃为了赢得竞争,会不惜放弃真实自我。
然而面对感情也是如此,成就型的人格会把情感关系当做成工作,认为感情可以像工作一样一步步地搭建出来。一般来说他们的被爱与成功是连在一起分不开的,只对成功骄傲。工作就是一种成就,爱也是一种骄傲,他们会认为可以通过自己的方法一步一步经营出来的成就感,否认爱情和痛苦挂钩,也很自信通过自己的方法能够掌握爱情命运。那么在婚姻中如何与成就型人格相处?
在亲密关系中,成就型的人格的爱情是可望不可求的东西,他们无法去选择爱情。于是,他们选择的另一个东西,叫生活。他们的潜意识会认为爱就要一起去做事情,一起去创建财富,同时愿意追求实践出来的成果来表达自己对家庭的热爱,对伴侣的忠诚,对于婚姻中,有着较强的克制力。
首先要给予双方共同的目标,共同成长。 三号成就型人格能够把自己打扮成亲密爱人,而章子怡也是成就型人格的代表,但是她很清楚自己只是在扮演一个角色,她会愿意想象亲密伴侣的行为,然后按部就班地让自己成为完美的爱人。想要与成就型人格构建亲密关系,你要有期许双方一起生活的目标,要懂得分工合作,有共同目标,给予彼此关怀相处需要彼此尊重,懂得配合,取长补短,才能共同进步。
其次要赞许她们的成就和成功的地方,给予肯定和支持。 三号成就型人格能够对家庭成员的期望给予绝对支持,因为她们会努力工作,像章子怡拍戏的时候指甲都出血了,但是也没有叫停还是选择继续工作,为了目标真的是全力以赴,只要是三号认同的亲密关系,也会努力地成为一生的伴侣,在成就型人格的认知里,只要是有了事业,爱情也会自然到来。汪峰的出现就是章子怡的另一个转折点,汪峰懂章子怡的不容易,也会肯定她的价值,让章子怡有成就感,这才能让感情升温。
你被定义在九型人格的哪一格?
木槿的槿/文
更近,《生命时报》一篇《性格决定你活多久》登上微博热搜。争强好胜的人容易患高血压、心脏病、冠心病;随遇而安的人则拥有“长寿性格”;长期自我压抑的老好人性格则被判定为癌症性格,容易患胆囊炎、胆结石、消化道溃疡等消化系统*。
由此可见,性格与一个人的健康状态息息相关。那么,何为性格呢?
在《性格心理学》一书中:邹宏明博士从心理学角度对其定义。 性格是指一个人在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中表现出来的人格特征,它表现一个人的品德,受人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影响。
也就是说,一个人的性格往往是由后天形成,这使它区别于本性,本性是人自出生便具有的生命底色。前者可以习得和忘记的,而后者却是很难改变的。
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曾说:注意你的思想,因为它将变成言辞;注意你的言辞,因为它将变成行动;注意你的行为,因为它将变成习惯;注意你的习惯,因为它将变成性格;注意你的性格,因为它将决定你的命运。
如何改变我们的命运?改变我们的性格。如何改变我们的性格,从认识自我的性格开始。
《性格心理学》一书,以“九型人格”为主线,以心理学中的“深层心理学”、“性格心理学”的理论为基础,详细介绍了性格的特点类型、形成的原因以及如何矫治性格缺点等。内容通俗易懂,让读者更细致地了解自己、更透彻地看清他人。
“九型人格”的概念是19世纪由乔治.伊万诺维奇.葛吉夫介绍到西方的。葛吉夫是把东方哲学的精神引入西方的先驱者。 他指出,我们每个人都有主导的性格特征,这种性格大多是我们在童年被迫形成的,并非我们主动选择。
这跟同19世纪奥地利心理学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观点不谋而合。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建立了心理学史上第一个系统的人格理论。 该理论认为, 个体成长可分为5个阶段:口唇期、肛门期、性器期、潜伏期、生殖期。 前三个阶段是人格发展的重要阶段,为成人后的人格模式奠定了基础。因此,人若在成年后表现出哪种性格缺陷,原因很大程度是个体成长过程中某一阶段的需求得不到满足。
比如有名的俄狄浦斯情结。古希腊悲剧人物俄狄浦斯弑父娶母,在弗洛伊德看来,源于男孩子在性心理发展的性器期时,渴望从异性母亲身上得到性欲的满足,将父亲视为竞争者,本能地怨恨父亲。又因为原始社会和文明社会都有反对乱伦的原理禁忌,这些渴望被感觉,却被埋藏在潜意识深处,从而演变成“恋母情节”。
基于这个理论基础发展起来的 “九型人格”,归纳起来,可分为两大类型:作为人格与不作为人格。完美型、成就型、助人型、领导型人格分别在追求完美、渴望成功、服务他人、坚持自我的行动中获得自我认同感;自我型、观察型、忠诚型、享乐型、和平型人格则更多分别在多愁善感、思虑过多、小心翼翼、盲目享乐、无欲无求的情绪中无法自拔。
下面,我们就对每个人格详细解读,了解每个人格形成的原因及作者给的建议。
1.完美型人格,追求完美的“蚂蚁”
完美型人格的座右铭是:如果值得做,那就要做到极致。完美型性格的人做事有目标,对待事情严肃认真,做事有条不紊,强调做事的先后次序和组织,极具理性、自律,会为自己的生活做好长远的打算。亚里士多德就曾说过:所有的天才都具备完美型的性格特点。
但由于完美型的人对自我要求非常苛刻,总将事情私人化,常常自寻烦恼,对别人的批评及其敏感,容易陷入沮丧的消极情绪中。因此,完美型主义者常有“自卑心理”。同时,若完美型性格的人将对自我完美追求的高标准强加给他人,也容易给身边人或工作伙伴造成心理负担。
完美人格形成的原因,可能完美主义者在童年有个很严厉的长辈。为了得到长辈认可与赞许,他们要求自己做事力求完美,时刻检查自己,会认为不够努力而苛责自己,从而有时感觉活得很辛苦。
而作者给完美主义者的建议是:
第一,人生允许不完美。这个世界上没有谁是完美的,人要允许自己犯错,不要桎梏在自己所设定的条框中,那样人生会活得很累。世间正因有不完美的存在,才会有美的诞生。这个,喜欢旅行的人应该深有体会,旅程中更美的风景往往不在早已制定完美的路线中,而在漫不经心闲逛时发现的一株小花,攀谈的一位有趣的人。
第二,要学会舍弃。 1897年,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发现了*的“二八法则”,社会上,20%的人占有80%的社会财富。即:财富在人口中的分配是不平衡的。同样地,在工作中,我们只需要把自己的精力放在更重要的20%的事情上,我们的回报就会非常高了。 因此,完美主义者不必要求自己事事亲为,事事完美,因为一个人不可能做好所有的事情。越是追求极致完美,结果往往是一事无成。
2.成就型人格,渴望成功的“雄鹰”
成就型的人好胜心极强,不断追求进步,提升自己的才华,希望以此获得大家的肯定,成为众人佩服、羡慕的焦点人物。
与完美型人格“自卑心理”相反,成就型人格则多了一点“自恋情结”。 自恋的主要特征就是以自我为中心,在生活和工作中主要表现为不愿意接受他人批评,自傲自满,对自己的才能夸大其词,强烈希望获得成功、权力和荣誉,喜欢指使他人,认为自己应该有特权,缺乏同情心,容易对他人产生嫉妒心理。
这是由于他们早年时期,身边常有给予他们鼓励与赞美的长辈,让他们相信自己是更优秀的。因此他们习惯通过成就来衡量自己价值的高低,在肯定中获得自我的认同感。
因此,学会谦虚,解除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多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学会爱他人,是成就型人格者消除自恋心理应该学会的。
同时,要学会虚心听取他人意见,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与他人合作,不做成功路上的“独行者”。
更后,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欲望,学会放弃对“成功”的过分追求。人生就像一颗未被打磨的宝石,不该只被定义在“成功”这一面,有棱有角的多面人生,才能如久经打磨后的钻石,在阳光下闪耀着光。
3.助人型人格,追求服务的“蜜蜂”
积极的帮助者更大的特征便是:帮助及爱护别人而不需要回报。但消极的帮助者一般有两种自我防卫心理:投射和压抑。
所谓投射,就是事实上是自己有需要,却将自我需求投射到他人身上,认为那是他人的需求,强加给对方,从而给他人造成负担。
所谓压抑,就是将自己的需要压在心底,意识不到自己的需要,却总是产生很强烈的帮助别人的想法。
助人型人格者往往在童年便形成这样一种思维方式:如果自己乖巧,很讨人喜欢时,就会被身边人注意到。所以他们的认知就是,要想得到别人的爱,就必须付出相应的代价。
因此,很多助人型人格者在小时候,便是大人眼中“懂事的好孩子”。另一本心理学书《可爱的诅咒》作者雅基.马森将助人型人格定义为“可爱的诅咒”。 受到此“诅咒”的人将很多事情的优先级都高于自己,结果,支持了所有人,却让自己崩溃。
因此助人型的人应该学会好好爱自己。不该把对自我的认同寄托在他人身上。当我们给予自己足够的关注与爱时,我们的内心是充盈、愉悦的。这时再去付出,对他人而言,会少了一分“需回报”的负担,对自己而言,会少了“要回报”的期许以及“得不到回报”的失望。
情感专家罗兰就曾说过:如果你希望别人爱你,更好的心理准备就是不要让自己变得非爱他不可。你应该坚强独立,让自己有自己的生活重心,有寄托、有目标、有光辉、有前途。总之,让自己有足够多的可以使自己快乐的源泉,然后再准备接受或不接受对方的爱。
4.领导型人格,权力至上的“狮子”
他们追求权力和实力,独立自主,依照自己的能力做事情,运用自己强大的自信和意志力战胜环境,锄强扶弱,主持公平与正义。
但是,“权力”也让领导型人格者有很强的控制欲,让受帮助者人产生压迫感。为人过于强势,不容易求助于他人,表露自我脆弱的一面。同时直接冲动的性格也使得他们在愤怒时,容易与人硬碰硬,不懂迂回,固执己见。
领导型的人在童年时希望获得爱与关怀却得不到,却学到必须强烈坚持自己的意见,才会得到大人的反应。而在能力的表现上渐渐得到大人的肯定,也更强化了他们对发展能力的需求,变得只相信自己的能力。
那么,领导型人格需要做出的改变就是:第一,学会收起“权力”。一个人的关系分为两部分:个人领域和社会领域。领导型人格很容易将工作中的控制欲带到家中,在生活中忽视珍惜规则,只在乎权力规则。 但领导型人格者必须意识到,家是讲情,而不是讲理的地方。相互尊重理解,学会沟通才是与家人朋友的相处之道。
第二,学会换位思考。在生活中,如果想与别人建立良好关系,就要学会站在别人角度看问题,培养自己的“同理心”,这样才能别人的尊重,减少误会,冲突。
第三,学会控制“愤怒”的情绪。俗话说,冲动是魔鬼,而愤怒产生的冲动行为也常酿下难以挽回的苦果。那么如何控制愤怒呢?作者提出了三个建议: 第一个是“重新判断”。 比如,当你遇见有人超车,你能对自己说:“这个人大概有什么急事吧。”或者说:“也许我的车开得的确太慢了”。那么,你就不至于发火了。 第二个是所谓的空间距离法。 当我们对一件事或一个人忽然感到气愤时,学会“离开”,避免情绪蔓延以致爆发。 更后一个息怒的良方是“坐下来”。 研究表明,一个人情绪激动时,血液中去甲肾上腺素会明显增高,这种血液成分会大大加快血液循环,使人更加急躁。而当人坐的时候,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的频率就会慢下来,愤怒程度与幅度也会随之下降。
5.自我型人格,多愁善感的“天鹅”
自我型的人有着及其敏锐的感觉,十分珍惜自己的爱与情感,想象力十分丰富,常会沉醉于自我想象的世界里。因此性格也比较内向与被动容易触景生情,禁不住自怜、自伤、自伤。
自我型的人记忆中,往往都有这样的特点,在童年时,世界是美好的,家庭是美满的,但一场变故,一切都不复存在了。这种失落或离异的记忆埋藏于他们内心深处,不为外人所知晓。当不好的事情发生时,他们倾向于将问题归咎在自己身上,觉得是自己的过失,总是让自己活在负面期待的世界里。
那么自我型性格者应如何走出消极的心理阴影呢?
首先,自我型性格者应该把注意力放在美好的方面,转变思维方式,学会积极地思考。 《可爱的诅咒》一书就讲到“一日三好”日记的方法,每天通过文字记录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三件好事。随后,我们便会发现世界并不只有消极的一面,还存在着许许多多值得我们热爱与感恩的美好,学会用积极乐观角度去看待这个世界。
其次,学会同自己进行良好的沟通,每天留出一点时间独处,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对自我有正确的认识,摆脱不良的消极心理。
更后,少点空想,多点脚踏实地的行动。之前网上有一篇很热门的文章,叫《你之所以焦虑,是因为你太闲了》。这情况同样适用于浪漫主义者的自我型人格,与其对未来焦虑,在想象的世界里多愁善感,不如在行动中思考,创造属于自我的价值。
6.享乐型人格,活泼好动的“猴子”
享乐型的人对一切都持乐观态度,精力充沛,容易感染他人,为大家所接受。他们追求新鲜感,赶潮流,喜欢不断寻求和创造快乐,用一切方式来满足自己对物质生活、享乐的需求。享乐型的人总幻想很多想法并立刻付诸行动,但往往在冲动过后,留下残局由别人来收场。
与自我型人格者相似,享乐型的人的童年时期拥有十分快乐和安逸的生活,享受着欢乐与愉悦,但某种原因突然使这种享乐生活不复存在,使他们备受打击,以至于在以后的生活中遇到快乐时,他们会因害怕再次失去而抓住不放。
但人生在世,寂寞是在所难免的。寻找快乐也要懂得适可而止。享乐型的人应该多学会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诱惑。因为只有能勇敢承受寂寞的人,才有力量使自己的天赋和才智不被寂寞所吞噬,反而因磨练变得越发强大。
同时,享乐型的人要学习战胜挫败感,勇于承担责任。大多数享乐型的人“有利”与“不利”两种形势的抉择中,总会选择趋吉避凶,为自己找借口去避开责任。若想取得真正的成功,就必须停止把问题归咎于他人和周围环境的做法,勇于承担自己责任。一旦做出选择,就必须尽更大努力把事情做好。
7.观察型人格,善于思考的“狐狸”
他们是知识的探求者,喜欢思考分析,用所学知识去印证一切事物,也以知识指导自己的行动。观察者会抽离自己的情感,冷眼看世界。因此也显得十分理性,不擅长表达自我观点,处理人际关系,所以他们经常会感觉孤独、空虚。
观察型的人大多数在童年时期没有从父母、长辈那里得到稳定的感情,于是,他们将安全感寄托在了对知识的世界里。他们的内心如同一座守卫森严的城堡,别人进不来,他们也选择逃避,不走出来。
作者给观察型思想家的话,就是走出封闭世界,学习与他人合作。人是群居动物,每个人都需通过社会合作去实现个人的社会价值,通过人际交往去实现情感需求与自我价值。 人际关系学家戴尔.卡耐基在1936年出版的《怎样赢得朋友和影响他人》一书中就提出6个简单明了的方法,可以帮助内心封闭,不知如何与人相处者获得他人的喜欢。 卡耐基的建议如下:
1、真正地对他人感兴趣。
2、保持微笑。
3、记住别人的名字,这是他能听到的任何话语中更甜美、更重要的声音。
4、耐心倾听。鼓励别人谈论他们自己。
5、谈论别人感兴趣的话题。
6、让别人感到自己重要——真心实意地这么做。
8.忠诚型人格,谨小慎微的“猎犬”
积极的忠诚型有很多吸引人的特质,如友善、娇憨、可爱等。他们会保护与自己关系亲密和自己认同的人,能让人产生信任和可依靠的感觉;消极的忠诚型做一切事情都循规蹈矩,崇拜权威,会牺牲一切服从条规,压抑真实情绪而变得消极。
与观察型人格相似,忠诚型的人在童年时期也在长辈身上得不到关爱,相反,是责罚与羞辱,这直接导致他们凡事小心翼翼,对别人缺乏信任感。而当他们追随权威人士时,由于忠心得到权威人士的称赞及喜爱,由此他们学会通过取悦权威而获得稳定安全。
忠诚型人格的另外一种说法叫做怀疑型。他们很敏感,对他人不够信任,这点在人际交往,特别是婚姻是特别忌讳的。因此忠诚型的人应学会小心“疑心病”毁了自己的爱情。
再者,忠诚型的人要推到自我束缚之墙,要勇于打破陈规。心理学家卡伦.霍尼说过,“所有人只要还活着就有改变自己,甚至是彻底改头换面的可能性,并非只有孩童才有具有可塑性。你也是如此。”今天是一个急速变化的世界,循规蹈矩更多意味着固步自封。有成功潜质的人,永远都在需求变通。
9.和平型人格,崇尚和平的“熊猫”
他们经常扮演着“调停者”角色,遇事冷静,不易冲动,性格随和、友善,给他人以一种平衡的感觉,将中庸的性格发挥得淋漓尽致。但另一方面,他们安于现状,在工作中倾向于做那些舒适、简单的事。追求平和的个性也让他们很难拒绝他人的要求,从而忽视自己真实需求。
和平型的人在童年时期,能感受到来自长辈们的疼爱,但他们也感觉身边人对自己并不重视。周围人对他的态度让他觉得只是一个很平凡、没有什么特别之处的人,没什么值得其他关注。久而久之,他们便在习惯中形成了低自尊、自我意识薄弱的人格特征。
因此,相信自己是和平型人格者需要跨出的第一步。 在心理*中,有一种练习叫作“可靠优势清单”。想想过去做过的让自己感到骄傲的事儿并列出一张优势清单,供和平型的人在遇到危机、需要增强信心时使用。
举个例子,现在的你正在看这篇文章,这说明你想认识自己,并试着改变自己生活中不快乐的因素。这就表明你具备了坚毅、积极和勇敢的品质。
第二步,不需要每时每刻扮演“老好人”,心有不满时,学会非暴力沟通。 保持良好的沟通,注意多用正向的语言,而不是否定的、指责的语言。 比如,“记得把用过的杯子拿到厨房放好”会比“每次喝完开水,杯子总是乱放”的沟通效果更好。
到这里,我们就将《性格心理学》的“九型人格”介绍完了。相信每个人都能在这九种人格中找到自己性格的影子。
那么,现在回到我们题目的问题:你们觉得自己被定义在哪种人格呢?
我不知道你们的答案。 但我的答案是,我的性格不被定义。 也许我性格中有很大一部分属于某一类型的性格。九型人格让我更好地了解自我性格的优点与不足,但我们每个人不该被简单地归类在九格中的某一格。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是与众不同。
是什么让我们与众不同?
在TED演讲中,心理学家布莱恩教授给了我们答案。
让我们与众不同的,是我们生命中的行为举止,是我们的自由特性,是当我们生命中核心关切的需求被推动时,我们显示出来的特性。它源于你心底更深沉的热爱。这才是每个人生命真正重要的东西。
所以,下次,不要问别人:“你到底是什么性格类型?”而要问,“你生命中核心的东西是什么?”
【总述】挽回成就型人格?成就型人格成功后怎么做?情感百科解答,更多关于“成就型人格成功后怎么做”的问题关注映森:https://www.zshdc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