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山挽回历史?鹤山历史古迹

桃花朵朵 302 0

👉注意《在线测算》付款后显示结果!

【绪言】鹤山挽回历史?鹤山历史古迹?老司机告诉你,答案往下看“鹤山挽回历史”的内容如下:

情感目录一览:

鹤山市在哪里?

鹤山简介

鹤山市是全国*侨乡之一,位于广东省南部珠江三角洲腹地,与南海、顺德隔江相望,325国道、江鹤和佛开高速公路、江肇公路纵横贯穿全市,水陆交通便利。鹤山于公元l732年建县,因市内有山形似仙鹤而得名。鹤山是一座新兴的工业化城市,市人民政府驻沙坪镇,规划控制面积81.4平方公里,现建成面积15.7平方公里。鹤山先后跨入“全国80个小康县(市)”、“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等先进行列,荣获“全国绿化百佳县(市)”、“省卫生城市”等称号。目前,鹤山正加快建设现代化山水园林城市,积极实施“东移北拓南进”的城市发展战略,建设富强鹤山、文明鹤山、生态鹤山、和谐鹤山。

鹤山餐饮

鹤山历史悠久,有良好的传统美食文化。鹤山不仅有南洞鸡、鹤城坑螺、长连氹桂花鱼、龙口狗肉、双合沙姜鸡、上南烧肉、升平竹升面等特色美食,也有凤凰酒店、文华会酒店、银业雁山酒店、江夏酒店、文华酒楼、河珍渔港、荔枝湾生态美食酒楼、北湖海鲜城、小榄公菜馆等知名餐饮名店,以及以鹤城祥兴农庄为代表的“多位一体”式的田园型餐饮企业,更有阿菠萝、怡景湾、轩辕等西餐厅。鹤山餐饮业目前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好势头,节假日餐饮和旅游餐饮更是兴旺繁荣。

鹤山旅游

鹤山气候宜人、四季如春、景色秀丽,目前拥有北湖宾馆、叠翠山庄、华安阁酒店及福林酒店等星级酒店,并开发了大雁山风景区、马山、仙鹤湖、古劳水乡等旅游景点和东坡亭、铁夫画阁等旅游度假胜地和人文景观。近年来,还增加了鹤山高尔夫乡村俱乐部、祥兴农庄、色色会所等生态旅游及农业观光旅游项目,吸引了中外众多游客前来旅游观光。目前,鹤山正朝着滨江景观、侨乡风情、生态园林、休闲度假等旅游发展方向迈进。

关于鹤山的资料

鹤山于公元1732年(清雍正十年)建制,因县城有山形似鹤而得名。建国后曾与高明合称高鹤县,后又恢复县建制,1993年11月撤县设市。现下辖11个镇,总面积1108.3平方公里,2005年末人口36万人,旅外华侨和港澳台同胞32万人,是全国重点侨乡之一。城区设在沙坪镇,常住人口11.2万人。

鹤山气候宜人,土地肥沃,耕作条件优越,历来是广东省商品粮基地。近年来,传统农业向商品化、基地化、现代化方向发展,建立起“三高” 农业基地近200个,农副产品质优价廉,十分丰富,宅梧西瓜、共和粉葛、云乡龙眼、鹤城花生、古劳银针茶等远近驰名。

第三产业蓬勃兴旺,旅游、物流、房地产、金融证券、信息、保险等各业发展迅速,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旅游业发展势头良好,2005年接待游客总数68万人次,旅游业总收入5.16 亿元,保持逐年增长的势头。

今后,鹤山市坚持实施“科学规划,集约发展,科技创新,生态优先” 四大方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现代化山水园林城市的战略目标,努力实现富强鹤山、文明鹤山、生态鹤山、和谐鹤山。重点打造国家火炬计划江门新材料产业基地鹤山工业园和沙坪、龙口、桃源市级工业园。加快我市旅游资源的开发,做好山水文章、生态文章、人文文章,打响大雁山和古劳水乡的旅游文化品牌,努力将我市建设成为珠三角生态休闲旅游城市。

为加强旅游资源开发,进一步发掘咏春拳武术、客家文化和醒狮三大鹤山特色旅游品牌的文化内涵,重点开发利用古劳水乡、东坡亭、客家村落等自然资源,李铁夫、胡蝶、梁赞、王老吉、李氏家族等历史名人,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努力挖掘我市旅游资源,打造旅游精品。充分利用各种文化旅游节庆,对我市旅游资源进行整合策划和包装,精心组织鹤山民俗文化游、水乡风情游、侨乡新貌游等,策划好我市春、夏、秋、冬的旅游线路,迎合珠三角及周边短途旅游团体,并加强与周边地区沟通协作,扩大旅游客源市场。

名胜:

1、农业生态游:

共和大凹关帝庙—千年樟树王—祥兴果园—共和农业开发基地(蔬菜基地)—鸵鸟场—八景休闲山庄(就餐)—马山射击场;

2、客家文化游:

客家村(田心村)—五星村—五星果场—鹤城腐竹加工场—祥兴农庄(就餐)

3、鹤山特色游:

大雁山风景区—坡山东坡亭—易氏宗祠—胡蝶祖居—易建联祖居—渔家庄(就餐)

4、购物游:

大雁山风景区—仙鹤湖、鹤山地方特色产品展销—水乡绿岛湖农庄或金土地农庄(午餐)—古劳水乡(李氏故居、梁赞故居、石板桥等)

特产:

1、西瓜

鹤山宅梧镇的西爪更为有名,该镇土质适宜,引进优良的品种,如大红宝等无籽西爪。又爽又甜,消暑解渴,每年夏季大量上市。

2、鹤山红烟

鹤山红烟久负盛名,传统品种是牛舌烟,又名“金英钟”,原产清远市源潭一带,后在鹤山推广,这种烟叶窄长似牛舌故名“牛舌烟”。叶面平整红致,叶肉肥厚,烟味郁香醇,是加工“生切烟丝”上乘原料。

3、剑花

鹤山雅瑶镇清溪乡是有名的剑花之乡。由于剑花有清热解暑、滋润的作用,可鲜食,可晒干,一般用来煲猪骨汤。每年七、八月是收花季节,大量供应上市。

易建联的家乡是哪里?有什么好的历史人文么?

鹤山市位于广东省南部珠江三角洲腹地,与南海、顺德隔江相望,325国道、江鹤和佛开高速公路、江肇公路纵横贯穿全市,水陆交通便利。鹤山于公元l732年(雍正十年)建县,因市内有山形似仙鹤而得名。建国后曾与高明县合称高鹤县,1982年恢复鹤山县建制。1993年11月撤县设市,下辖11个镇,26个社区居民委员会,112个村民委员会,l0个三峡库区移民村。市人民政府驻沙坪镇,规划控制面积81.4平方公里,现建成面积15.7平方公里。

鹤山地理位置,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北纬22.29度--22.52度,东经l12.28度--ll3.25度),属南亚热带季风区,境内具有海洋气候特征,温、光、热、雨量充足,四季宜种。年平均日照l789时,年日照率达40.1%日照时数,带来太阳幅射热量大,年平均幅射量l04.08千卡/厘米。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22.8℃,年平均降雨量l700公厘左右,夏秋多台风暴雨,无霜期为365天,冬春有冷空气侵袭和偶有奇寒,无霜期长。鹤山紧靠西江,境内河流众多,主要河流有7条,全长共187.8公里,流域面积1003.28平方公里,除沙坪河属西江交流外,其余均属潭江水系。

鹤山总面积ll08.3平方公里,户籍人口36万人,男女性别比100:100.19,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421人。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显示常住人口有45.56万人,全市人口以汉族为主,有壮族、瑶族、回族等29个少数民族。

鹤山有旅居海外的华侨、华人和港澳台同胞36.2万,分布于51个国家和地区,是全国*侨乡之一。

鹤山市属珠三角经济圈发展中城市之一。鹤山市委、市政府坚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科学规划,集约发展,科学创新,生态优先”的方针,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深化改革开放,促进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加快建设现代化山水园林城市,努力建设富强鹤山、文明鹤山、生态鹤山、和谐鹤山。2005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87.72亿元,其中第一产业8.34亿元,第二产业47.41亿元,第三产业31.97亿元。固定资产投资34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85亿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944元。2006年上半年实现生产总值49.2亿元,增速高于全省和江门市平均水平。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4.93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29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62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353元。经济的快速发展,大大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城乡面貌焕然一新,科技、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等各项事业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鹤山市先后跨入全国80个小康县(市)、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等先进行列,国家火炬计划新材料产业基地、荣获全国体育先进县(市)、全国“爱心献功臣”先进市、全国绿化百佳县(市)、省卫生城市、省双拥模范市、省教育“两基”先进县(市)称号。

鹤山是一座新兴的工业化城市。在工业发展方面,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动产业结构调整,近几年,鹤山市着力构筑工业发展平台。加快工业园区建设,使园区经济成为主要经济增长点,以国家火炬计划新材料基地为“点”,江沙工业走廊(江肇公路)和325国道为“线”,各镇工业园区为“面”,拓宽工业发展新载体。重点发展好国家火炬计划新材料基地鹤山园区这个品牌,创新开发模式,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建设好鹤城-共和园区,规划好龙口-桃源园区,使之成为外资、民资投资的新热点,争取在“十一五”期间将其建设成初具规模的产业园,成为鹤山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主平台。以国家火炬计划新材料产业基地为龙头,带动以纺织,制鞋、印刷、机电、五金、食品、建材、造纸、电子、厨具、灯饰、制伞等产业加快发展。以提高招商引资质量和效益为核心,按照投资密度、产业链延伸度、财税贡献率、资源消耗率、就业按置率和对环境影响等六条标准,严把项目质量关,提高产业素质和竞争力,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2005年鹤山市全社会工业总产值194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产值145.5亿元,全社会工业增加值45.12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5.5亿元,工业销售产值142.84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11家。2005年全市新上、增资项目272个,计划总投资41亿元,其中投资规模超1000万元的项目111个,超5000万元的项目18个,超亿元的项目4个。企业自主创新能逐步增强,有7个企业创建了9个省*商标品牌。2006年上半年实现工业增加值26.2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0.8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产值88.1亿元,全市新上和增资各类投资项目153个,计划投资总额超52.53亿元。目前,全市工业产值超亿元的企业有31家,其中雅图仕印刷有限公司超10亿元,银雨灯饰有限公司、美雅股份有限公司超5亿元。民营经济发展较快。2005年末全市私企业1435户,个体工商户12989户,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产值53亿元。

鹤山市积极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将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和农村经济结构作为重点,完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坚持科技兴农,提高土地产出水平,大力发展精细农业、集约农业、订单农业和特色农业,促使传统农业加快向现代农业转变,努力将我市打造成为港澳及珠三角大城市群提供绿色、环保及无公害鲜活农产品的基地。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加快建立农业标准化体系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促进农业生产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提高竞争力和综合效益。近几年来,鹤山市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大力发展“三高”农业,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使传统农业向商品化、基地化、现代化方向发展。发展和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初步形成“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的特色经济新格局,积极探索”公司+基地+农户“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现已建成生猪、三鸟、水产、蔬菜、西瓜、优质水果、鸵鸟、珍禽等产品生产基地,大批农副产品畅销国内外市场。全市实现造林绿化达标工作,森林覆盖率达47.6%。西江大堤五期加固整治工程以及沙坪水闸除险加固达标工程己告竣工。2005年全市实现农业总产值15亿元,农村经济总收入155.3亿元。2006年上半年全市农业总产值6.8亿元,农村经济总收入58.37亿元。

外贸、金融、财政以及第三产业快速发展,居民生活水平有所。2005年外贸出口总额6.54亿美元,其中一般贸易出口2.37亿美元,加工贸易出口4.17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7738万美元,合同外资金额1.64亿元美元;税收总收入9.51亿元,其中国税国内税收收入5.35亿元,地税收入3.35亿元;实现全市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85亿元;全市金融机构存款余额112.31亿元。2006年上半年全市外贸出口总额3.57亿美元,其中一般贸易出口1.52亿美元,加工贸易出口2.05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4754万美元,合同外资金额9917万美元;2006年上半年实现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29亿元,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19.2亿元。 第三产业中房地产业发展较快,2005年鹤山碧桂园完成投资3.56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944元;全市参加基本养老保险69609人、失业保险51419人、*保险32738人、工伤保险57730人、生育保险52300人。

鹤山市着力优化投资环境,加强交通、通讯、能源、水电等基础设施建设。2005年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4亿元;“十五”期间全市累计固定资产投资115亿元。2005年,全市公路建设投资2.2亿元,实现公路网络化、硬底化,现有全市公路通车里程达885.8公里,公路密度每百平方公里达到79.95公里,鹤山港是国家一类口岸,市内每天有高速豪华客轮与香港对开,港口可停泊3000吨级货轮,年吞吐量160万吨;邮电通讯实现城乡电话交换程控化、传输数字化,固定电话装机总容量超14.9万门,电话普及率为111.7℅,手机用户25.3万户,互联网用户1.72万户,建立了政府电子政务专网平台;2005年全市电网建设及改造投入1.15亿元,完成鹤山主变电工程、古劳扩建主变电工程、35项农网改造工程和15配网工程等。

教育、科技、卫生、文化、旅游等各项事业得到较快发展。创建省一级学校5所、江门市一级学校5所、鹤山市一级学校6所。教育质量稳步提高,高考成绩稳居全省前列。2005年我市被列入国家星火计划项目1项、省科技计划项目4项、江门市科技计划项目13项、获得江门市科技二等奖1项、三等奖4项,全年专利申请量210项。全市农村合作*参保覆盖率达77.9%,参加农村合作*人数达18.92万人,参保率排在江门市前列。文化活动蓬勃开展,承办了省第七届龙狮大赛、举办了“冼星海诞辰100周年暨抗战胜利60周年文艺活动”、“市慈善表彰文艺晚会”等大型文化活动。鹤山市充分利用旅游资源,加快发展旅游事业,旅游设施不断完善,服务质量不断提高,建起四星级的雁山酒店等一批高标准的宾馆,开发了大雁山风景区、马山、仙鹤湖、古劳水乡等旅游景点和东坡亭、铁夫画阁等旅游度假胜地和人文景观。近年来,镇级还增加了共和高尔夫球场、鹤城祥兴休闲农庄、色色会所等生态旅游、农业观光旅游项目,吸引了中外众多游客前来旅游观光。

鹤山书院的鹤山学院的历史

鹤山学院的建立不得不说魏了翁这个人。

魏了翁(1178-1237),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庆元五年(1199)进士,授签书剑南西川节度判官厅公事。开禧元年(1205),以武学博士对策,谏开边事,被劾狂妄,改秘书省正字。迁校书郎,出知嘉定府,以养亲归里,筑室白鹤山下,授徒讲学。

嘉定初,知汉州。历知眉州、泸州、潼川府。入朝权工部侍郎,被劾欺世盗名,谪居靖州,湖湘江浙之士多从之学。绍定四年(1231)复职。五年,进宝章阁待制,为潼川路安抚使、知泸州。史弥远卒,召为权礼部尚书兼直学士院。端平二年(1235),同签书枢密院事、督视京湖军马兼江淮督府。官终知福州、福建安抚使。嘉熙元年卒,年六十,谥文靖。

南宋时,成都蒲江县有个*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名字叫魏了翁。他学识渊博,21岁便考上进士,得到皇帝赏识,做了大官。他为官清廉,不吹牛拍马,提出了一整套治国良策,但遭权臣嫉妒排挤,几次降官。后来,他回到家乡蒲江,在白鹤山上创办了鹤山书院。他以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为治学准则,采用个人精读、互相答问、集众析疑的教学方法。他亲自执教,孜孜不倦地解答学生的问题。 一、创建书院

1210年,魏了翁回乡于城北白鹤山下创办鹤山书院。了翁在鹤山书院讲学十余年,“士争负笈从之”。

蒲江鹤山书院的创建,始于嘉定二年,完成于嘉定三年。嘉定二年三月,魏了翁的生父卒于蒲江。为葬其父,了翁在蒲江长宁阡卜得墓地,并于此年冬葬其父。在为其父卜墓地的同时,又卜得鹤山书院的地址,即与长宁阡“属连”的白鹤冈。于是,“即其地成室,是为今白鹤书院”(《鹤山集》卷九十二,《赠王彦直》)。

二、第一次讲学

鹤山书院于第二年即嘉定三年(1210)春建成,正值准备参加秋试的邛州学子没有讲习之所,于是魏了翁把他们作为书院的第一批学生,召来鹤山书院授业。由春至秋,经书院学习半年后,这批学生参加类省试,考中者“自首选而下拔,十而得八,书室俄空焉,人竞传为美谈”,(同上卷四十一,《书鹤山书院始末》)。其中包括考取第一即“类元”的王万里。尽管鹤山书院开办的第一年就取得了考中“十而得八”的好成绩,被人们称赞,但魏了翁却认为“是不过务记览为文词,以规取利禄云尔,学云学云,记览文词云乎哉?”(同上)并不以记览文词以通过科举而获取利禄为然。可见魏了翁办书院的目的不在于考取率的高低,也不是为科举服务的。

秋试以后,魏了翁又招四方学者与之共学。各地学者慕名而来,“负笈而至者,襁属不绝”(同上)。为了满足书院教学发展的需要,魏了翁在原来书院的基础上,扩大前后,各增一堂。堂内屋檐下的过道、侧屋、门、墙等以次毕具。书院内侧有一小室,取名“立斋”,由永嘉叶适为之题铭。二堂为书房,房的左右为南北窗。堂的后面为阁楼。魏了翁家中过去就有藏书,后入京担任秘书省正字时,又将禁中书籍抄录了一些带回,并收集寻访公家、私人所刊行之书,共得十万卷,附在一起而珍藏在书院的阁楼上。取《六经阁记》中的文字,称藏书楼为“尊经阁”,由阳安刘光祖为之作《记》。尊经阁下面又有一堂,堂内有榜,取邵雍之语为“事心”。阁楼的背阴处辟有一块小园子,凿池筑室,种草植树,为书院师生的游息之地。站在园子的后面,凭高望远,一川秀丽风光,尽收眼底。又在园后筑一间亭子,可以在此仰观俯察日月星辰风霜雨露之变化、鸟兽草木之宜人,如此使人荡开襟怀,心旷神怡。

魏了翁在记述扩建书院的经过时,称自己是“穷乡晚进”之人,虽然通过了科举,涉入官场,但过去所学未能尽信。请免官回乡,退而聚友在书院藏修息游,与诸学者诵读经典之遗言以及朱熹的著作,随事省察,以求不失善良之本性和人的初心,“尚不虚筑室、贮书之意也”(同上)。这就是魏了翁筑室藏书建书院讲学的目的。

魏了翁于嘉定三年春建成蒲江鹤山书院,并执教于其中。到嘉定四年(1211)冬知汉州离去,此次讲学于鹤山书院大约有一年半的时间。

三、第二次讲学

魏了翁自嘉定四年冬离开书院后,先后任知汉州、知眉州、潼州府路提点刑狱兼权转运判官、权知遂宁府、直秘阁知泸州*潼川路安抚司公事等职。到嘉定十一年(1218)春知泸州后不久,其生母病亡,于是请解官回乡,一面为其母守制,一面在鹤山书院教学授徒。

此次主教蒲江鹤山书院,从嘉定十一年起,到嘉定十四年(1221)知潼川府止,大约三年时间。其间嘉定十二年(1219),了翁堂弟魏文翁也“固辞辟命,请待班见,凡家食二年”(《鹤山集》卷八十一,《朝议大夫知叙州魏公墓志铭》),魏文翁于此时回到蒲江,居家两年。其时魏了翁读《三礼》,招李坤臣共读,文翁也参加进来。了翁门人高斯得等书院诸生“执经坐下”,士无远近,负笈来学,师生各有相长之益。嘉定十三年(1220)春,魏了翁有短时间去简州,作许奕《神道碑》,之后仍回蒲江鹤山书院。此年六月为李从周《字通》作《序》,落款为“白鹤山人魏了翁”,说明此时他在鹤山书院任教。

魏了翁此时主教蒲江鹤山书院,正值朝廷在他本人的一再要求下,宁宗于嘉定十三年下诏赐周敦颐谥号曰“元”,赐程颢谥号曰“纯”,赐程颐谥号曰“正”。为此,魏了翁作《周元公程纯公正公谥告序》,将此事广为宣传,并要求学者以理学思想为指导,端正求学态度。

嘉定十四年,魏了翁收到叶适寄至蒲江鹤山书院的诗。在此之前,魏了翁曾写信给叶适。这说明叶魏两人在魏了翁第二次执教蒲江鹤山书院期间,曾通过书信往来从事学术交流。

如上所述,魏了翁于嘉定三年在蒲江创办第一个鹤山书院后,除去居官在外的时间,前后两次主教书院,共约四年半的时间。主要是教授包括《三礼》在内的儒家经典和朱熹之书,并力图端正学者的求学态度。

四、书院沿革

后来,蒲江鹤山书院历久倾废。明成化十年(1471)知县邵有良重修。正德十二年(1517))御史卢雍重修。明末毁。清雍正四年(1126),知县陈昆秀重建。嘉庆时知县黄郁章,魏宁诚等相继增置薄田850余亩以作院亭,供师生来修膏火。清末民初,书院改为蒲江县高等小学堂,抗日名将革命烈士李家钰、*化工专家杜长明博士、医学专家徐国熙博士等都先后在这里求学。1941年,改办为“蒲江县县立初级中学校”;1950年更名“四川省蒲江县初级中学校”,政府拔款9.3万元在山麓今址建设新校舍,1953年竣工使用,学校扩大到12个班。1958年秋开始招收高中新生,逐步办成完全中学;1960年,更名为“四川省蒲江中学校”,1962年高考上线率为温江专区第一名。1966年“停课闹革命”,1969年成立“蒲江中学教育革命委员会”,1971年才逐步恢复招生,1978年恢复“四川省蒲江中学校”校名,学校各项工作走上正轨。当年恢复高考,教育质量获温江专区一等奖,被列为温江地区重点中学。1982年,学校被省教厅列为四川省首批重点中学,学校更名为“四川省蒲江县蒲江中学”,1996年元月,学校顺利通过省重点中学复查验收。2002年7月,学校更上新的台阶,被省教厅确认为首批“四川省示范性普通高中”。 一、创建书院

1226年,魏了翁贬谪靖州(湖南怀化)时,创办了怀化市境内更早的书院——鹤山书院,其院址就在州治北更高的山坡上。史载:“了翁以起居舍人论事,忤史弥远,谪靖州,筑鹤山书院,杜门六载,著《五经要略》。”他以山上绿树花草为伴,住院讲学长达五年,吸引众多学子“不远千里,负笈从学”,培养了大批人才。

二、讲学著书

靖州鹤山书院是魏了翁亲手创办的第二所鹤山书院,魏了翁官场失意后,更加把精力放在学术研究和教育上。在靖州鹤山书院期间,他把儒家诸经义疏,重新编校,在治经学上下夫,从而提出了自己独具特色的经学思想。

魏了翁在靖州办鹤山书院,除教授当地的学者外,湖湘、江之士也不远千里,负书从学。其中包括陆九渊之子陆持之的门人元老,绥宁的戴立本,全州的滕处厚、蒋公顺,以及四川的学者高得、程掌、虞兢等人,通过向他们讲学,传播了自己的教育思想。

魏了翁执教靖州鹤山书院期间,不仅教学授徒,而且勤于述。《九经要义》、《周易集义》、《古今考》等重要著作,都是在此间成的。他还撰写了不少如记、序、跋等各种体裁的文章,这些文章被收入《鹤山集》之中。此外,魏了翁在靖州写给各地学者的书信计六十九篇,也被收入《鹤山集》。可以说,魏了翁在靖州鹤山书院时的著述,占了他一生著述的大部分。

魏了翁执教于靖州鹤山书院的时间比较集中,由于他谪居靖州时没有外出,所以没有间断过教学。从他自宝庆二年(1226)创办书院起,到绍定四年(1231)秋复职离开靖州止,共五年时间,这是他从事教育比较重要又比较集中的一段时间。后来宋理宗为表彰魏了翁的教学活动,特御书“鹤山书院”四大字为赠。这表明魏了翁的教育活动在当时产生了重要影响,引起了更高的统治者的重视。

当时靖州地处偏僻,是建郡仅一百二十多年的少数民族聚区。魏了翁在靖州创办鹤山书院,把比较先进的内地文化带到了乡侗寨,对培养当地人才,促进靖州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其意义不限于当时,对历史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三、书院沿革

明代,曾经三次重修。清代,也曾多次重修。清末光三十二年(1906),改名为高等小学堂。民国三年(1914),改为鹤山高等小学校。现为靖州鹤山小学。 鹤山书院,位于四川泸州市,原名穆清书院。南宋绍定五年(1232)知州魏了翁建于城南,附祀乡贤尹吉甫,后废为穆清祠。

明弘治十七年(1504)兵备道尹嘉言建尊经阁,书院规模未能全面恢复。清雍正十年(1732)知州马世藻改建于学宫前,祀魏了翁。乾隆十四年(1749)知州刘辰骏正名“鹤山”。次年知州安洪德增建并置学田2处。乾、嘉间,历任知州杨超、夏诏新等相继置学田18处、铺房36间,以其收入供一应经赞开支。山长由知州延聘。生徒名额无定,“视山长学术为之转移”。由诸生中选内、外庠斋长各1人,“责以敬业乐群,收发课卷,支给膏火等事”。设首事2人,“经管学款”。咸、同间,历聘李惺、江国霖等“名宿”主讲,督课颇严。其教法约有四端:“一为读书,穷源于‘四书’、‘五经’,竟委于百家诸子”;“二为学文,诗赋词章上规汉魏,下法宋明”;“三为训育,日坐讲堂,谕诸生以子臣之道、孝友之谊、礼义之节、廉耻之防,有益于身心性命可以修己治人者”;“四为考课,生徒文字有不善者,力加郢斲”,“亲临讲堂与生徒指明”。光绪二十七年(1901)改为校士馆。

清代张棠本题鹤山书院:

鸣鹤在阴,回思春梦一场,捧檄昔曾骑鹤去;

高山仰止,笑说清风两袖,授书今又入山来。

钱栻题鹤山书院

魏了翁讲学之区,鹤鸣子和;

尹伯奇抚琴于此,山高水长。 明正德十三年(1518)巡抚卢雍,知州吴祥建魏了翁祠于城西善政街,题额“鹤山书院”。杨廷仪为此作《鹤山书院碑记》。讲堂东名“崇政”,西名“企贤”。嘉靖九年(1530)重修,安磐为之作《重修鹤山书院碑记》。后为巡司行馆,书院移至城西土司寓。万历三十三 年(1604)知州牛大纬重修,将书院行馆合而为一,扩大规模,可容500余人。提学官署和试院均设于此,牛大纬亲自作《重建魏鹤山书院并增置校士馆记》。

清康熙三十年(1691)知州戚延裔重建。乾隆二十二年,知州段以清建府治南,将书院与试院分而为二。四十二年(1777)知州叶体仁重修并拨学田以增膏火。光绪二十九年(19 03)改为县立高等小学堂。 鹤山市鹤山书院是清代藏书与讲学场所。建于清乾隆十一年(1746),是知县阮懋业把鹤城镇大官田同知旧廨舍改为书院(鹤山县正式建立前,清政府派同知一员,率兵驻守大官田,以备匪盗)。计有头门一座3间,仪门、大堂、后堂各一座1间,还有东西书房数间,三堂一座3间。阮懋业拨民田收租作书院师徒的教学费用。后有知县张福清为书院购进经史子集各类书50多种,使书院初具规模。清道光四年(1824),鹤山县令徐香祖捐俸修葺并将陶黄二公书院并入鹤山书院。陶黄二公书院原在县衙门之西,邑人为纪念当年创建鹤山县有功的粮驿道陶正中、首任鹤山县令黄大鹏2人而建。合并后两书院的藏书、师资及房舍得以充分利用。

鹤山书院属官办,先后拨田40公顷作为学田。清代书院,是封建科举制度的产物,也为鹤山培养了人材,促进了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清朝灭亡,书院废弃,至1927年,邑人及旅外侨胞合力创办昆山中学,书院乃选作永久校址。书院部分建筑物保留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现为鹤山第二中学校址。

江门鹤山桃源镇的历史

桃源镇-历史沿革

桃源镇位于鹤山市区西南5千米处。清属古劳都,1912-1953年为鹤山县一区,1954年改属二区,1957年称桃源乡,1958年称桃源人民公社,1959年并入龙口公社,1961年复置桃源公社,1983年称桃源区,1986年称现名。镇区(桃源圩)始建于清光绪元年(1875),因圩南一古庙四周广植桃树而得桃源之名。

[编辑本段]广东省江门市鹤山市桃源镇

基本概况

鹤山市位于广东省珠江三角洲西缘。总面积1108平方千米。总人口36万人(2003年)。鹤山市辖1个街道,10个镇:沙坪街道、龙口镇、雅瑶镇、古劳镇、桃源镇、鹤城镇、共和镇、址山镇、宅梧镇、云乡镇、双合镇。市人民政府驻沙坪街道,邮编:529711。代码:440784。区号:0750。拼音:Heshan Shi。 桃源镇位于珠三角腹地,距鹤山市城区3公里,325国道横贯全境,佛开高速公路、兴建中的江肇高速公路、广珠铁路越过境内。全镇总面积54平方公里,辖11个村委会和2个社区,常住人口2.2万人,旅外华侨、港澳台同胞1.8万人,外来人口1万多人。2007年及2008年,桃源镇连续两年被评为江门市招商引资先进单位、江门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先进单位。 2008年,全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9.28亿元,比2007年(下同)增长15%;社会总产出41.1亿元,增长20.5%;其中第一产业产值1.61亿元,增长22%;第二产业产值31.47亿元,增长20.5%;第三产业产值8.02亿元,增长20%;地方财政收入4860.7万元,增长32.43%;农村经济总收入21.6亿元,增长11.2%;农村人均纯收入6992元,增长4.5%。

经济概况

2004年,全镇国内生产总值5.28亿元,比2003年增长10%;社会总产出25.72亿元,增长18.5%,其中,工业总产值20.05亿元,增长20.4%,农业总产值1.02亿元,增长5.2%;新上、增资扩建项目20个,实际到位资金合共3.13亿元,其中外资1886万美元。经过多年的努力,目前桃源镇已形成了三业齐飞的发展势头。农业方面,桃源镇拥有了一批生产规模较大的“三高”农业生产基地,包括年上市鸡苗500万羽的国荣鸡苗孵化场,年上市肉猪1万头的美德洲农场和开发山地5300亩、被列为国家财政部农业科技推广示范基地的桃源“三高农业品牌”——甘棠花木基地。工业方面,外资企业与民营企业已渐成气候,其中外资企业有30多家,民营企业有180家,构成了以电子电器、新型材料、纺织制衣、五金制伞等产业为主导的工业体系,并涌现出北丰、联塑、法罗力·比力奇、安柏、康佰、制伞等工业品牌。第三产业方面,君威酒店的落成开业,桃花源商住区和桃源影剧院的相继落户,以及色色会所,马山风景区和金峡水库度假村配套设施的不断完善,进一步巩固了第三产业在桃源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工业经济长足进步 工业方面,桃源镇拥有较大规模的外资、民营企业共300多家,形成了以电子电器、五金制伞、纺织制衣、新型材料等为主要产业的工业体系,并成功打造了北丰家用纺织、联塑管道、法罗力比力奇水暖设备、桃源彩伞等四大龙头工业。其中,制伞业是桃源镇的特色传统产业。目前,该镇已成为华南地区配套齐全的伞具生产基地、出口集散地和行业信息交流中心,并于2007年强势启动“桃源彩伞”区域品牌。此外,桃源镇着力完善工业配套设施,以新325国道为轴线,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开发了富民、建桃、德胜等三个工业园,各园的路网、电网、供水等工业配套已全面完善。 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 三农工作方面,桃源按照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要求,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推进农业产业提升,深化农业保障机制,以整治农村环境卫生作为切入点,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特色产业方面,甘棠花木基地被列为国家财政部农业科技推广示范基地,种植面积突破6000亩;茶科所“金马牌”桔普茶被评为江门市20个优秀旅游商品和“2007江门市五邑八宝(特产)”之一;年上市鸡苗500万羽的国荣鸡苗孵化场和总种植面积达500亩的无公害蔬菜示范基地等也属较具规模的“三高农业品牌”。 第三产业全面发展 第三产业方面,桃源文化广场、桃源影剧院已相继建成,三星级君威酒店是全市为数不多的星级酒店之一,镇区三大高品质商住楼盘建设如火如荼,投资近亿元、占地面积1万多平方米、全市第一家经营日本料理的综合性特色酒店----椰林酒店正式开业。桃源墟镇逐渐形成以富源大道为主干道的新兴文化商贸区。同时,积极配合市委、市政府城区发展规划,大力推进“桃源组团”的落实和“服务江门、辐射珠三角、面向粤西和大西南”的现代物流中心建设,以进一步增强桃源镇的综合竞争力。

历史沿革

清雍正九年(1731年)析置鹤山县。因县内有山如鹤而得名。 1993年11月8日,民政部批复(民行批[1993]208号)撤销鹤山县,设立鹤山市。 2000年,鹤山市辖12个镇:古劳镇、双合镇、沙坪镇、雅瑶镇、龙口镇、宅梧镇、共和镇、址山镇、云乡镇、鹤城镇、桃源镇、合成镇。总人口405779人,各镇人口: 沙坪镇 143888 龙口镇 35888 雅瑶镇 35236 古劳镇 32148 桃源镇 24333 鹤城镇 29649 共和镇 23929 址山镇 26541 宅梧镇 32354 云乡镇 4315 双合镇 9798 合成镇 7700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单位:人) 2002年,鹤山市辖11个镇(沙坪、雅瑶、共和、桃源、址山、云乡、鹤城、宅梧、双合、龙口、古劳)。截至2005年12月31日,鹤山市辖11个镇(沙坪、雅瑶、共和、桃源、址山、云乡、鹤城、宅梧、双合、龙口、古劳)。2007年,撤销沙坪镇,设立沙坪街道。4月19日,沙坪街道办事处正式挂牌成立。

文化与名人

王老吉凉茶 “老老实实王老吉”,这是家喻户晓的广东王老吉凉茶广告语。但这也是王老吉始创人的写照,王老吉始创人为桃源镇钱塘人王泽邦,又名王阿吉。清道光年间,王阿吉为草药*,与其子不断探索,以岗梅根、金樱根等10余种山草药,配制成独家凉茶,在桃源圩以大碗茶形式摆档。因卓有功效,故极受欢迎,生意兴隆,且驰名远近。清道光8年(1828),王阿吉全家迁广州,在十三行靖远街开设“王老吉”凉茶店,经营方式照旧。由于疗效优异,适用面广,价格低廉,饮用方便,不久风靡羊城。1840年,始出售袋装凉茶。至其第三代时,“王老吉凉茶”已行销全球华人地区,其孙王裕恒1870至港,在文武庙设店,市道兴旺。随社会发展,“王老吉凉茶”剂型也不断推陈出新,20世纪60年代中期,制成凉茶精,1988年又浓缩成冲剂,饮用更为方便。 竹朗金龙 鹤山市更负盛名的舞龙要数桃源镇竹朗的金龙。竹朗的舞龙习俗相传已有200多年。竹朗的金龙以龙头到龙尾都用金黄色饰物,故称“金龙”。金龙全长102米,龙头龙尾各重五六十斤。每次出动要动员70多人,表演时舞龙与舞狮同台演出,还配上龙珠、鳌鱼、鲤鱼等行当,表演“翻龙肚”、“金龙追狮”、“狮子洗龙须”、“鱼鳌游龙门”、“鲤鱼跳龙门”等套路,场面壮观,气势魁宏,充分体现我市民间文化艺术之精华。每年中秋节或喜庆,舞龙是竹朗人更喜爱的活动,青壮年男子几乎全部出动,老人、妇女结队观看,附近顺德、南海、高明的客人及亲友都来捧场。其时,锣鼓鞭炮喝彩鼓掌响成一片,呈现出热烈、欢乐、祥和的气氛。雅瑶镇陈山村每年农历8月底都要举行一连三晚别开生面的舞龙活动,他们的龙不点灯烛,而是在龙身上插满点燃的香火,在夜间看去宛如一条繁星万点的银河,叫做香火龙,远看尤为壮观。陈山分有几个里,各个里都有门楼,龙经门楼侧身而过,村里人在门楼等候,给龙灌酒,灌龙酒时,大家都一饮而尽。鹤山民间舞龙活动相当普遍,历代相传,形成习俗,可说是源远流长。 古今名人--李锦泉 大学教授。桃源镇宿坳村人。小学毕业于沙坪镇小,在鹤山一中念初中,高中就读于华师附中,1960年8月毕业于中山大学物理系,分配到上海交通大学,后迁西安交通大学任教。1984年至1993年,任西安交通大学物理系副*。1987年获西安交通大学研究生教育荣誉证书,1993年10月获政府特殊津贴,多年来发表论文20多篇,其教学改革成果和教材编写曾获陕西省和国家教委奖励。 古今名人--施义鎏 总工程师,科技工作者。桃源镇竹朗人。1959年在鹤山一中高中毕业,考入暨南大学化学系,就读5年后留校任教,并从事化工仪表,化工工程及化工机械设计等方面的研究。1982年至1986年间,连续获省、市科技成果奖6项,并将研制成功的系列热分析仪、联检仪,在暨大仪器厂投入生产,推向市场。1987年调进暨南大学科技服务公司,为科研项目主持人,肩负对外科技开发、科技咨询及科技转让服务。1991年以其胶粘剂新技术成果作价150万,与珠海东区房地产公司合作,由珠海方面直接注资150万,创办广州天河万大科技实业公司(生产系列胶粘剂),并兼任总工程师工作。 古今名人--李国荣 桃源甘棠犁迳嘴人。全国劳动模范。李国荣鸡苗孵化场创办人。一向居家务农,1982年始,为创业致富,钻研孵化技术,并向银行贷款2万元,办起了简陋鸡场,因经营得法,到1995年规模逐渐壮大,评为鹤山农业种养大户。到1999年底该场扩展占地2.2公顷,建筑栏舍总面积15000平方米,有19台电脑自动孵化机,年孵化量480万羽,父母代种鸡5万羽,产值600万元,纯利200万元,种鸡畅销全国各地。他致富思源,富而思进,向家乡农民传授技术,使当地鸡苗场鸡苗成活率达99%以上;为本村道路硬底化捐资12万元;多次资助甘棠小学改善办学条件,极受大家赞誉。

旅游景点

色色会所 色色会所位于群山环抱、环境幽雅、空气清新的鹤山市桃源镇甘棠乡,总占地面积12万M2。内设食肆、宾馆、游泳池、钓鱼台、快艇园、烧烤场、足球场、篮球场、网球场等娱乐、运动设施依次掩映在青山碧水之中。这里没有都市的灰蒙蒙的天空、川流不息的车流、脚步匆匆的路人。抛开忙碌工作、烦心的琐事,甩开城市繁嚣,与蓝天白云对话,与轻风拥抱。携妻带子、呼朋唤友,在山水田园之中,自由自在享天伦之乐。投身碧波荡漾的游泳池畅游,细细品尝美味的佳肴,全身的每一寸肌肤都完全放松,与家人、朋友共享美好时光。色色会所设有酒楼、卡拉OK厅、图书室、高贵客房、天台花园等,设施一流。在美丽、静谧的色色桃源之夜,与更爱、更亲的人围坐天台花园,一起欣赏清月辉星,聆听松涛声韵、蛙唱鸟鸣,置身其中,仿佛回到了远古时代的桃花源。 马山叠翠-鹤山八景之一 指距城区14公里处的马山风景游览区。面积15000亩,由数十个低山岗组成,绵延起伏,构成绿色海洋般的丘陵自然景观。325国道纵观其间。更高的岗顶建有鹤林亭,因树林长高所掩,遂于其上加盖三层的六角亭,名为亭为亭,登亭可俯览马山全貌。四周山头层林尽染,山花吐艳、山中的叠翠湖可供荡舟、垂钓,周边岗头上有造型各异的凉亭。射击场、游泳池、网球场、卡拉OK歌舞厅等掩映绿荫中。1992年落成的“骏马苑”设有宾馆、餐厅、会议室等。叠翠湖边新建的桃花源假日俱乐部,别墅群错落其间。专业研究、生产、销售鹤山名茶“单丛茶”的鹤山市茶叶科学研究所就坐落于此,1987年茶科所首次从广东省饶平县引进单丛茶,种植了8亩示范田,获得一次引种成功。所研制的成品单丛茶具有色泽油润,汤色橙黄明亮、回甘力特强,具有天然花密味等特点。一九九二年,鹤山单丛茶荣获国家对外经济贸易部科技进步二等奖。一九九三年,荣获广东省茶叶学会颁发的银杯奖。该产品质量优良,价格适中,深受广大顾客欢迎。 金峡水库 金峡水库位于桃源境内的桃源河上游,距镇府所在地4公里。水库于一九五七年动工兴建,一九五八年建成,集雨面积22.35KM2,设计正常水位22.75M(珠基,下同)相应库容461万M3,校核洪水位(P=0.2%)25.60M,相应库容884万M3,是一座小(一)型水库,设计灌溉面积6078亩,坝后电站装机容量160KW。一九九八年一月二十一日经广东省水利厅批准,将水库扩建为中型水库,扩建后正常水位24.25M,相应库容665万M3,校核洪水位(P=2%)26.35米,相应库容1160万M3,设计水(P=0.1%)位26.9M,相应库容1160万M3,灌溉面积扩大到10968亩,扩建工程于二000年十月动工,二00一年十二月竣工,工程建设内容:土坝增厚加固,溢洪道改建。 鹤山市林业科学研究所 鹤山市林业科学研究所于1982年建立,属鹤山市林业局管辖的事业单位,差额拨款、自主经营,位于鹤山市中部,广湛公路从旁经过,距沙坪镇13公里,广州市80公里,交通方便。现有职工11人,土地总面积2000亩,其中有林地1700亩,育苗地100亩,鱼塘50亩。建设面积共1500平方米,包括办公楼、职工宿舍、试验室、展览室、招待所和饭堂等,84年与华南植物研究所合作成立“中国科学院鹤山丘陵综合试验站”,97年成为中国科学院十大重点开放台站之一,中科院鹤山试验站现有研究员2人,副研究员6人,具有一群总体知识水平较高,知识结构合理的青年群体,承担和主持国家、中科院和广东省的重大研究项目15项,具有较强的科研力量。本研究所肩负著鹤山市造林绿化、林业良种选育、新品种示范推广、生态公益林营造、森林病虫害防治等任务,优化的针阔叶混交林已推广23万亩,成为广东省连片面积更大的人工混交林,“林-果-草-鱼”优化生态模式被广泛推广应用,成为洼地的支柱产业,建立了绿化苗园场和乡土树种繁育基地,成功地繁育了二十多个乡土树种,其中有观光木、格木、伯乐树等国家二级保护树种,建立了2000亩江门市林业高新技术示范园。本研究所与华南植物研究所、广东省林科院、华南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所合作,参与了“热带亚热带退化生态系统重建与恢复”重要科研项目,承担省森林病虫害松爽圆蚧监测任务,获得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江门市科技进步三等奖、鹤山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在进行科学研究的同时,加强同国内外同行的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已有英、美、德、奥、台等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160人次来本研究所考察和指导工作,并给予了肯定和鼓励。

【综合】鹤山挽回历史?鹤山历史古迹?读完后秒懂了,更多关于“鹤山历史古迹”的知识关注映森:https://www.zshdch.com/

在线情感咨询,二级心理咨询导师

标签: 鹤山挽回历史

👉注意《在线测算》付款后显示结果!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

复制成功
微信号: 13410881630
添加老师微信, 1对1情感疏导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