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撤稿挽回?不小心撤稿了

情感馆子 119 0

👉注意《在线测算》付款后显示结果!

【导读】误撤稿挽回?不小心撤稿了?全网经典解读,解决你的疑惑“误撤稿挽回”的内容如下:

情感目录一览:

写了多封撤稿邮件,一直都没有收到回复该怎么办呢?

有句话说得好:“等待是一种享受,它使你身心平静,它使你收获颇丰,它使你思考人生。” 但是在SCI论文投稿中的等待并不是一种享受,而是一种痛苦、焦虑,特别当你需要一篇SCI论文毕业的时候,这种等待是多么令人不安,甚至令人无数个夜晚都失眠,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体会到。 等待需要多长时间呢?这就需要看你所投期刊的审稿周期,有的期刊审稿周期很短(一月内),有的期刊审稿周期很长(一年半载),可能漫长的等待会耽误自己的前途。

在选择SCI期刊的时候,难免会出现这种情况,审稿速度快的期刊不容易中,容易中的期刊审稿速度很慢,为了毕业,可能很多人会选择后者。如果选择了审稿周期比较长的期刊,等了很久都没有结果,自己比较着急的话,可能就需要写撤稿邮件进行撤稿了,从而转投其他期刊。 不过,写了撤稿邮件不一定会有及时的回复,有时候甚至几个月都没有回复 。

如果期刊主编一直都没有回复,是不是继续等待呢? 可以频繁发多几次撤稿邮件,如果还是没有回复处理呢?那就不要再等了,需要赶紧找一本审稿快一点的期刊了,不然连延毕的时间都错过了。有人担心这就是一稿多投,其实并不是。 因为在转投其他期刊的时候,已经发了无数封撤稿邮件给期刊主编,联系不上呀,难道要怪自己?这锅肯定不能自己背。在没有签订版权协议之前,撤稿都是比较容易的,即使文章出版了仍然可以撤稿。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根本不要有太多的担心,又不是自己更开始的时候故意一稿多投 。

因图片误用撤稿的文章修改后能再投

需联系出版社。

肯定是可以再投,好好跟编辑解释下,无论何种原因撤稿都是会有影响的,可以重新投,但是会给你减分的。编辑会看到投稿记录的。

投稿,是作者将自己享有著作权的某一未发表作品投寄给报刊杂志社,广播电视台或出版社并希望被采用的行为。

论文被撤稿之前报销还有结题的咋办

撤稿是指已被期刊录用的文章被撤下来。通常撤稿分为两种情况:①发表前,作者主动要求撤稿,称为“withdraw”;②发表后被编辑部撤稿,称为“retraction”。

上述两种情况在撤稿时间上不同,其对作者及期刊的影响也不同。前者只要作者有充分的理由要求撤稿,就无伤大雅,且不会对作者造成负面影响。后者不仅对作者声誉造成影响,甚至还会对整个学术生涯造成不可挽回的影响,可能期刊也会因此蒙上污点。

一般来说,由期刊决定文章是否被撤稿,但作者发现文章中出现了错误,或发现研究无效、存疑等,也可跟期刊编辑沟通撤稿。这些可能是作者无意识地犯错,但也可能造成学术不端的情况发生。所以,我们要明白撤稿的原因,以及该如何去避免撤稿,学点小编接着给大家分析。

二、撤稿原因

根据国际出版道德委员会的指南,撤稿原因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1、作者自身原因撤稿

作者因自身可能不愿在此期刊上发表,从而选择撤稿。因自身原因撤稿的因素有很多,具体的需作者自己向编辑部说明,通过一定的流程,提交撤稿申请,造成的损失需要自行承担。这里需要注意一点,如因作者个人原因导致撤稿两次,编辑部会在2年内,拒收署名此作者的稿件,这就相当于期刊将作者拉入了黑名单。

2、编辑部撤稿

如被编辑部撤稿,就比较麻烦。文章没有大问题,一般编辑是不会撤稿的。被编辑部撤稿的原因有以下几种情况:

①学术不端行为

如捏造、伪造实验结果或数据、论文剽窃、一稿多投、重复发表等等,都属于学术不端的行为,这种情况可能不只是被撤稿,还会追究作者相关责任,甚至会被期刊拉入黑名单中。所以急需发表论文的作者,一定要避免学术不端的行为出现。

②差错

差错一般指作者在实验过程中的数据分析出现失误或不能复现数据结果,抑或有明确证据表明论文结果不可靠时,就会面临撤稿。

③其他原因

论文有着重大利益冲突,违反审阅规则,以及侵犯版权或其他法律问题等原因。涉及这些问题,也会被期刊编辑撤稿。

三、如何避免撤稿

避免论文撤稿更关键的因素就是避免学术不端的行为,坚守学术道德底线。不剽窃、造假及篡改他人文章等等。

当然,有些错误并非作者主观意愿造成,如把一篇文章作为研究基础,结果发现此篇文章的研究成果是不可靠的,进而开展的工作都属于无效的。这种基于不真实数据上的研究很容易引发后续的重要错误。所以,研究及论文撰写中,要对实验结果和数据进行反复校对,并要进行细致的甄别。

sci图片误用撤稿会被学校开除吗

误用别人的可能会通知学校。

SCI撤稿是否会通知学校取决于撤稿的原因,撤稿一般代表文章内容是不可信的,若是由于人为错误所致,例如数据采集或分类错误,可以通过纠正的方式解决,一般不会通知学校。若存在学术不端、剽窃等严重问题,撤稿则会通知学校,严重时还会涉及作者的毕业以及学位授予问题。所以如果你的图片是自创的应当没事。

sci期刊撤稿应遵守以下要求:

(1)撤稿提醒尽可能链接到原文(即,所有在线版本中);

(2)清楚地标识撤回的文章(例如,在撤回标题中包括标题和作者,或引用撤回的文章)明确标识为撤消(即与其他类型的更正或评论不同);

(3)及时发布以减少有害影响;

(4)所有读者均可免费使用(即,避免访问障碍或仅对订户可用);

(5)说明撤回该文章单位;

(6)说明撤稿原因;

(7)客观,真实并避免在文章撤回中使用煽动性语言。

论文发表7年后遭期刊撤稿,作者回应:坚决不同意

作者 赵广立

大连理工大学生物工程学院教授徐永平近来感到非常愤懑。

7年前,团队在 PLOS ONE 上在线发表了一篇研究论文。近日,这篇论文被该杂志编辑宣布撤回,撤稿理由是:该研究违背了动物福利(不合理使用麻醉剂及不合理实施安乐死方法)的政策。

目前该论文所有在世的作者坚决不同意撤稿。

“拒绝撤稿的原因很简单, PLOS ONE 杂志的做法完全不可接受。虽然 PLOS ONE 编辑部自觉理亏——承认失误并对作者表示歉意,但仍未能基于我们提供的25件证据进行客观评价,而是主观武断地认为我们没有遵守实验动物伦理,简单粗暴地对待我们严肃的科研,是我们完全不能接受的。”徐永平在独家回应《中国科学报》时说道。

期刊与作者争执不下

那些涉及实验动物的科研项目,除了要遵守常规的学术规范外,还有一条不能触碰的红线,就是实验动物伦理。

该伦理公认遵循“3R”原则,即替代(Replacement)、减少(Reduction)和优化(Refinement)。

其中,“替代”是指“尽可能采用其他方法而不使用动物进行实验,或者优先使用低等动物而非高等动物进行实验”;“减少”是指“在不影响科研目的的情况下,尽可能地减少实验动物的使用数量”;“优化”是指“通过改进实验条件,优化实验技术路线,避免或减轻对实验动物造成的痛苦”。

“优化”与保障动物福利直接相关,要遵循“五项原则”:实验动物享有不受饥渴的自由,生活舒适的自由,不受(额外)痛苦、伤害*的自由,生活无恐惧和无悲伤的自由,表达天性的自由。

前述徐永平团队的研究,被质疑的正是“优化”这一点。

PLOS ONE 动物研究咨询小组的一位成员认为,因不合理使用麻醉剂或不合理实施安乐死方法,实验水貂有被剥夺动物福利保障的嫌疑。

编辑部提出“尽管水合氯醛被认为是不可靠的麻醉剂,并在已知其被描述为腹膜刺激物的情况下,仍通过腹腔注射给药”;此外他们还认为“研究中二氧化碳的使用不被认为是可接受的安乐死方法,文章中描述的人道终点可能不足以防止可避免的痛苦”。

针对这些质疑,《中国科学报》向世界动物保护协会科学顾问孙全辉寻求咨询。

后者表示,作者团队在麻醉剂的使用以及实验动物人道终点处置方面可能存在动物福利问题。他表示,从现有信息来看,实验没能遵循“优化”原则,也没有选择更适合实验动物的麻醉剂,这不仅影响实验动物的福利,也可能会影响研究结果的准确性。

不过,徐永平团队有不同意见。

徐永平向《中国科学报》表示:“关于 PLOS ONE 撤稿理由中提及的实验动物福利相关问题早在7年前的审稿阶段既已做出详细回应,之后论文被接收发表。接收发表本身就充分说明论文中的动物实验达到了 PLOS ONE 的伦理标准。如果 PLOS ONE 当初认为论文中的动物实验研究未达到他们所谓的伦理标准,他们当时完全可以拒稿,“我们也可以另投其他杂志”。

因此,对于上述指控,团队认为完全不可接受,且正在寻求法律途径向 PLOS ONE 编辑部进行申诉,“以维护中国科学家的尊严和声誉”。

一个*案例:Nature高被引论文一样被撤

事实上,因“动物福利”原因被撤稿,徐永平团队并不是孤例。

一个*案例发生在Nature上:哈佛大学医学院附属麻省总*学者在2011年发表的一篇快报论文,也被指责违反了“优化”原则,未能保障实验小鼠不受额外痛苦,并更终遭撤稿。

2012年,原作者们在Nature上发表了一篇勘误,在更新部分图表的同时,上传了小鼠肿瘤图片。

没想到这张照片引起了更大的争议:只见实验中小鼠体内的肿瘤巨大,直径远超1.5cm,这严重违背了麻省总*关于动物实验伦理的规定。

从作者的视角,实验组和对照组小鼠肿瘤生长速度、肿瘤大小差异越大,越能够得到更好的统计结果;但对于实验动物而言,肿瘤生长越大,则意味着越严重的精神和肉体苦痛。显而易见,它们没有得到应有的动物福利和伦理的关照。

不过,实验小鼠成瘤直径大小准则在不同研究机构是不同的。英国一研究小组在2010年发布的准则是不超过1.2cm,而美国部分研究机构的准则是不超过2cm。目前,业内普遍接受的小鼠肿瘤更大直径为1.5cm。

值得一提的是,被撤的这篇论文曾被综合性文献数据库Web of Science认定为高被引论文,引用率高居前1%。在数百次引用中,近半数是在2015年作者团队勘误后继续引用的。

动物福利,容易“踩坑”

因实验动物伦理及福利问题引发的争议,还有许多难以定论的“悬案”。

面对重重压力,论文作者向预印本平台bioRxiv提交了撤稿申请;但不久,作者又发文称,已向后者写信停止撤稿,并表示“没有做错什么,只是做了一次动物实验”。

多篇论文因实验动物伦理或福利保障问题陷入争议,也结结实实给大家提了个醒,这项工作如不在平时加以注意,很容易“踩坑”,甚至面临论文被撤回的风险。

一般而言,涉及动物实验的文章,规范的做法是要注明3个要点:要在实验过程严格遵守“3R原则”并在文章中写明,同时明确实验已通过实验动物伦理审查,并标注相应审批号。

然而现实情况是,这项工作在国内常被人忽略。

苏美洋依、邓巍于2020年发表在《中国比较医学杂志》上的《关于实验动物福利伦理审查的几点建议》中报道称,2015-2017年,我国有15种生物医学期刊的531篇涉及实验动物的文章中,只有115篇明确说明通过了本单位的动物伦理审查,其中仅13篇标注了审批号。

孙全辉告诉《中国科学报》,目前国内研究机构和高校等单位大都成立了动物伦理委员会,但实验动物福利保障措施还未完全落实到位,部分科研人员的动物福利意识也有待进一步提升。另外,一些机构虽然设立了动物伦理委员会,但经常流于形式,未能有效发挥保护动物福利的审核监督作用。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实验动物研究所研究员高虹认为,中国科学成果不乏由于实验动物福利伦理问题遭到质疑,个别事件已影响到科学家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和公众对科学研究的认可度。中国科学家发表的论文被退回事件也时有发生,其中由于实验动物福利伦理问题遭到的质疑,严重影响了中国 科技 大国形象和 科技 创新能力提升。因此,重视动物福利伦理已是一个刻不容缓的问题。

参考资料:

1.

2.李丹,郭玉莹,邓昊,高珊,徐士欣. 实验动物麻醉剂使用的福利伦理问题研究进展[J].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2017, 27(9):87-91.

3.《学术不规范案例:引起动物福利伦理争议的动物实验》2019-06-13

4.

【概括】误撤稿挽回?不小心撤稿了?如果有帮到你,记得关注映森:https://www.zshdch.com 了解更多“不小心撤稿了”的内容。

在线情感咨询,二级心理咨询导师

标签: 误撤稿挽回

👉注意《在线测算》付款后显示结果!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

复制成功
微信号: 13410881630
添加老师微信, 1对1情感疏导
我知道了